分享

貴港市平南:産業來“造血” 托起“小康夢”
廣西日報  2020-06-03 11:25:48

  初夏,廣袤的龔州大地一派豐收景象。平南縣大洲鎮上垌村扶貧産業基地,香甜誘人的香瓜迎來第一批收穫,果農忙著採摘、清洗、裝筐,笑意盈盈;思旺鎮花嶺村玉米種植基地,田埂上摞起一袋袋玉米,等待裝車、轉運;上渡街道上渡村沃柑基地,套養的500多只獅頭鵝成群結隊穿梭樹間,散步、覓食,靜待出欄…… 

  近年來,平南縣突出産業扶貧“造血”功能,打造特色産業基地,帶動貧困戶發展産業,增加村級集體經濟收入,為鄉村振興夯實基礎。

  “林下套養的1000羽土雞已銷售一空,收入3萬多元,魚塘出租收入6000多元……多元模式促發展,我們村的村集體經濟收入已達到10萬元。”5月27日,上渡街道下石村支書梁堂中説。

xiao k  下石村2018年以來積極推行“村自辦産業”模式,成功打造300畝連片扶貧種養産業示範基地,種植百香果50畝、翡翠柚130畝、香蜜黃皮120畝,同時套種南瓜130畝,養殖塘角魚20畝。

  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更好帶動貧困戶增收脫貧。“基地聘請長工15人,每月工資2000多元;短工30多人,每日工資80元。”梁堂仲介紹,下石村2016年已脫貧,為鞏固脫貧成效,有效解決貧困戶就業增收問題,基地提供40多個就業崗位,吸納附近村屯10多名貧困戶在家門口就業。

  下石村只是平南縣全力打造扶貧産業基地的一個縮影。該縣按照“村村建百畝基地 戶戶有增收來源”要求,創新“村民合作社+基地+農戶(含貧困戶)”發展模式,重點以村民合作社為平臺,按照“貧困村50萬元/村、非貧困村貧困戶2000元/戶”的標準安排村集體經濟發展資金,鼓勵鎮、村統一規劃、組織,推動每個貧困村通過土地流轉形成連片種植100畝以上産業基地,支持非貧困村就近抱團建設産業基地,完善産業基地道路、節水灌溉等配套設施建設。

  “現在正是香瓜上市季節,從5月28日開始摘瓜,平均每天有1000公斤上市;統果每公斤均價有2.4元。”丹竹鎮團結村支書楊勇坤説,去年5月村裏建起136.5畝大青棗扶貧産業基地,吸納103戶貧困戶入股經營,收入10多萬元,今年基地套種的50多畝香瓜估計收穫5萬公斤,約有10萬元收入。

  平南縣扶貧和水庫移民管理局局長黃欽強介紹,目前,全縣共建設産業扶貧基地159個,覆蓋79個貧困村和170個非貧困村,總面積2萬多畝。其中種植柑橘13087畝,石硤龍眼1704畝(扶貧産業面積),中草藥材(含套種)1620畝,黃皮、大青棗等其他産業1390多畝,實現每個貧困村均有産業基地,共覆蓋貧困戶17265戶,“5+2”特色産業覆蓋率達93.8%;累計修建産業道路35條34.328公里,建成産業基地節水灌溉項目93個。

  此外,平南縣出臺産業扶貧獎補政策,對石硤龍眼、百香果、柑橘、中藥材等産業,以種植1畝以上第一年獎補1200-2500元/畝、第二年獎補1500元/畝,每戶獎補不超1萬元(已脫貧戶不超5000元)的標準進行獎補,鼓勵貧困戶入股村民合作社産業基地和參與基地生産管理獲得收入,實現基地帶動減貧。(文 莫新雄 莫舒華)

編輯:劉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