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柳州構建126個15分鐘生活圈
廣西日報  2020-06-10 10:43:12

  6月7日,受上游來水影響,柳江河水位上漲,沿江路段部分低窪處受淹。但是,家住西環路一帶的邱勇一點都不擔心:“現在防洪措施做得那麼好,柳州沒有什麼可擔心的。即使碰到百年一遇的洪水,主要交通線路中斷,也不用擔心,因為周邊什麼都有,醫院、菜市、商場、學校等一應俱全,15分鐘內都可以到達。”

  柳州市正在全市範圍內構建126個15分鐘生活圈,讓市民出門15分鐘,就能滿足生活所需。“所謂生態宜居,生態環境良好是一個方面,另一個方面是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讓市民時時刻刻感受到生活的便利。”柳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文明辦主任覃琪濤説。多年來,柳州始終圍繞“為民、惠民、靠民”3個方面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奉獻給全體市民一座“幸福之城”。在全市範圍內努力打造126個15分鐘生活圈,讓全民共享發展成果,著力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就是文明城市發展的重要主線之一。

  2018年3月,柳州市在城市規劃中正式提出“15分鐘生活圈”概念。當年6月印發進一步推進城市總體規劃編制試點工作的實施意見,重點推進“15分鐘生活圈”專項規劃研究。根據最新的一份15分鐘生活圈專項規劃設計,柳州市共劃分了126個10-15分鐘社區生活圈圈層,其中市區成熟區40個、市區發展區54個、市區産業區32個。圈層內設置的公共服務設施基本保障有行政管理、文化教育、體育遊憩、醫療衛生、養老福利、商業服務、交通場站等。

  據了解,柳州建設市區126個15分鐘生活圈,不是簡單複製粘貼,而是根據服務範圍內片區公共服務設施的差異化和均衡性做統籌,併為未來發展預留空間。在40個市區成熟區主要是查漏補缺,設施以提升為主、分散為主,關注老齡化設施。實施路徑是結合舊城改造項目規劃、閒置建築功能調整,新建鄰裡中心或公共服務設施。“我們將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根本出發點來編制規劃,進一步滿足市民對宜居、宜業、宜遊、宜學、宜養等各項城市功能的要求,促進柳州市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柳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總規劃師何東升説。

  15分鐘生活圈是柳州市建設幸福宜居城市的重要載體,也是有效保障和改善民生,紮實辦好民生實事,不斷提高社區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準,切實推進城市建設向未來發展轉型的重要舉措。今年5月,該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公佈的一則區域詳細規劃中,特別註明“根據15分鐘生活圈配設要求,新增兩處鄰裡中心,擴大馬鹿山中學用地規模,新增1所小學,擴建馬鹿山小學,增加3所獨立用地幼兒園,以完善片區公共服務設施。”

  廣西科技大學財經學院副院長陳有祿認為,“15分鐘生活圈”的打造是城市發展的必經之路,有利於實現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達到核心跨越,顯著提升城市承載力、運行效率和安全性,改善城市綠色生態環境品質,增強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廣西日報柳州訊 記者 覃偉立)

編輯:劉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