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間,各項重要指標從全區末端擠進第一方陣,績效考評連續五年評為優秀,最近兩年綜合得分均排在全區第一。在今年這個不平凡的一季度,貴港市創造了GDP增長5%的成績,穩坐全區第一。
“解放思想,解除體制機制的約束十分重要,務必要激發人的幹事熱情,對標趕超加快發展。”貴港市委書記李新元説,該市這幾年緊緊抓住人的因素,激發幹部群眾謀求發展內生動力,使發展駛入了“快車道”。
“十二五”期末,貴港各類指標都排在全區後位,産業技術落後,城市配套差,發展動能不足。
“同在一片藍天下,我們沒有任何理由不發展、慢發展,要將趕超的精神貫穿到每一個工作環節、每一名幹部。”2016年,貴港市新一屆領導班子剛接過“接力棒”,即向全市幹部群眾發出了這樣的總動員。
“你是誰?為了誰?”這是對每一個幹部靈魂的拷問。為官一任不能造福一方,當了一輩子的公務員,卻沒能為老百姓幹成幾件事,這是失職,更是庸弱之輩!
不用揚鞭自奮蹄乃“千里馬”,自我加壓才是有責任有擔當。
“每年增長率要高於全區平均數2-3個百分點,只有這樣久久為功,持之以恒,才可能縮短與先進的差距。”貴港市發展改革委負責人説,2016年的貴港兩會,市委市政府下了很大的決心。
這是目標,更是動力。
發展就像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追標杆,快超越,層層傳導壓力,人人有奮鬥目標,全市上下營造了幹事創業的濃厚氛圍,敢幹、實幹、苦幹、善幹新作風迅速形成。
産業是經濟的基礎。汽車産業鏈條長,而且集群式發展,容易形成規模經濟。
“貴港要上新能源汽車!”這不是癡人説夢。註冊在外省的華奧公司有新能源汽車生産資質,被貴港的優惠政策和真情打動,並收下資質轉移訂金。然而,當時“資質轉移”沒有政策支撐,但貴港沒有放棄,一邊爭取,一邊動工建廠房。
機會總是青睞有準備的人。2016年,貴港抓住國家對資質轉移政策調整窗口期,順利完成華奧公司新能源汽車生産資質轉移,華奧如願入貴港。
9個月後,第一輛貴港産新能源汽車下線。4年之後,貴港新能源汽車産業已初具規模,集聚了80多個生産廠家。預計今年電動車産能達到200萬台,配件300萬套,産值100億元。
目前,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電子信息成為貴港高品質發展的“新三篇”,全市産業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
貴港建市之初,幾乎沒有城市資源,醫療、文化等設施比較滯後,是全區沒有高校的設區市之一。“在任期內,必須建成兩所大學。”這是貴港市現任領導班子的承諾。
貴港探索先策劃包裝、先儲備用地等,全力打造西江教育産業園區。目前,已有7所學校入園,包括一所本科、兩所職高、兩所中等職業學校,廣西物流技術學院等4所大學、大專院校今秋招生。
招商引資難、城市管理難、政務服務改革難度大。但人的思想到位、工作措施到位,一切都能迎刃而解。
近年來,貴港大力優化營商環境,市委書記基層直通車、市長服務企業接待日等機制逐步建立,4年共調解涉及土地、用工、融資等各類問題1100多個,成為“2019中國(區域)最具投資營商價值城市”。
城市建設也不再“小打小鬧”,貴港城區道路白改黑工程全部結束,城市面貌煥然一新,現代城市的框架正在加快構建。
推動智慧城市試點,貴港市主動擔當、積極作為,再一次走在全區前面。2017年11月,該市即啟動智慧城市項目建設,26個項目齊頭並進,141個子系統已經建成上線,榮獲“2018中歐綠色和智慧城市技術創新獎”,獲得2018中國智慧城市高峰會議承辦權,並作為國內4個智慧城市建設典型案例之一進行經驗介紹。(廣西日報記者 韋義華 唐正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