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會是一種古典的形式,《紅樓夢》裏也有詩會。歷史上,意趣相投的詩人聚在一起形成一種詩歌流派並不少見。詩歌在文學中是否受到重視?文學刊物等平臺的建設很關鍵。現在我們廣西詩人薈萃的岜萊詩會態勢就很好。”中央民族大學原副校長、博士生導師黃鳳顯以專家的角度如是説。
近日,廣西多民族作家“走進覃塘感受荷韻”采風活動暨“岜萊詩會”與廣西詩歌發展座談會在貴港市覃塘區舉行。牙韓彰、朱山坡、黃佩華、黃鵬、石朝雄、賓陽等知名作家、詩人、評論家、文化學者和媒體人士50多人參加了活動。
牙韓彰在座談會中以“詩歌助力,同心抗疫”專題為例,充分肯定了“岜萊詩會”在廣西文學特別是詩歌發展中的推動作用。特別是“詩歌助力,同心抗疫”專題連續推出11期,及時、量大,集中推出了廣西主要詩人的作品,影響廣泛。他同時指出,就廣西詩歌發展而言,創作人才培養、評論實踐和推廣傳播力度都有待加強,期待更多的平臺、社團和領軍人物做出貢獻。
著名詩人石才夫表示,“岜萊詩會”為廣西各民族詩人提供了一個重要平臺,體現了媒體的擔當與自覺。通過這個平臺,團結凝聚了一大批各族詩人,推出一批優秀詩歌作品,展示了廣西少數民族文學隊伍的蓬勃活力。
“岜萊詩會”是《廣西民族報》(漢文版)副刊的一個欄目,2019年5月創辦,通過一系列活動在詩壇造成一定影響力。一年多來發表了包括漢、壯、瑤、苗、仫佬等民族的廣西各族詩人117名的詩作232首。這些詩人也被稱為“岜萊詩會”詩人。今年1月至3月,廣西民族報社與當代廣西雜誌社聯袂打造“詩歌助力,同心抗疫”專題,先後推出11輯網絡詩作,包括119名作者139首詩。“岜萊詩會”詩人積極參與了這些重要公益活動。(南寧晚報訊 記者 李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