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康生活裏,耕海牧漁變了模樣
廣西日報  2020-08-24 09:47:25

  工人日報記者 龐慧敏 北夢原 劉小燕

  一場陣雨,將廣西北海僑港沖洗一新。林立的樓房和整潔的街道環抱著僑港的漁碼頭,上百條漁船擠滿水面,靜靜地等待開漁。每年,這些漁船能為鎮上1.8萬居民帶來10多萬噸漁業産量,總産值近20億元。

  僑港以西100多公里外的龍門港鎮,欽州灣上碧波萬頃,連片的蠔排隨波起伏,如緞帶般綿延至海天相接處。每年,超過27萬噸的大蠔産量為這個被稱為“中國大蠔之鄉”的城市帶來超過30億元産值,帶動6萬蠔民走上致富道路。

  近年來,廣西大力發展海洋經濟,超過13萬平方公里的廣闊海域,海洋能量加速釋放。在“藍色”發展引擎的牽引下,越來越多的沿海群眾走上了奔向小康生活的“快車道”。

  欽州灣裏的生意有點“蠔”

  欽州灣北部,近年來成為我國南方最大的大蠔天然採苗基地。“從龍門到七十二涇,十里蠔區,養殖面積有15.2萬畝。”欽州市農業農村局漁業科副科長李選積介紹説。

  “這是經過3年養殖的大蠔,個頭比較大,這一串好幾十公斤呢。”解下綁在蠔排上的繩子,從水裏拎起兩串3齡老蠔,欽州龍門七十二涇生蠔養殖合作社社員劉帥顯得有些吃力,但仍勁頭十足地進行著展示和介紹。

  劉帥手中掌著12張蠔排,一張蠔排面積有1.5畝至2畝,每年産量約20萬公斤,保守估計産值超過100萬元。“市場行情每年不同,刨除養殖成本和人工成本,純收入大概40萬元左右。”

  “浮筏養殖,我想養什麼年齡的蠔都可以。資金充足的話,産品可以大量地出,直接拿中蠔過來,養肥了上市。”下一步,劉帥計劃擴大養殖面積,走精品發展路線。

  看好當地的養殖資源和生蠔市場前景,天澤地潤養殖公司大蠔養殖基地負責人劉星鋒也在計劃進一步擴産上規模。“今年預計投入1300萬元,將蠔場往外海佈置。”

  1998年,劉星鋒辭掉了公務員工作,正式下海養蠔。2014-2015年,劉星鋒連續遭遇兩次大的自然災害,“基地全被破壞了,只能從頭開始。”但他始終沒有懷疑過走這條路的正確性。如今,劉星鋒不僅自己年盈利超過300萬元,還帶動了當地群眾一起致富。“原來公司有貧困戶6人,現在都脫貧了,員工平均年收入在7萬元左右。”

  僑港“傳奇”仍在繼續

  轄區面積1.1平方公里,陸地面積0.6平方公里,北海僑港雖然袖珍,卻充滿傳奇。北海僑港鎮黨委書記賴偉清介紹説,1978年,7000多名僑民搖著小艇從越南回到北海,這片小小的荒灘結束了他們的海外飄零生活。

  “我們一家大小20多口人,在海上漂了半個月。祖國接納了我們,安置了我們。”今年73歲的周勝林是僑港的第一批居民,回憶起第一次踏上僑港土地時的情形,周勝林説,“當時什麼都不想了,哪都不想去了,就想著一件事,就在這安家,好好搞生産。”

  300多艘破舊木船和臨時搭建起的油氈棚屋,這是第一代僑民的全部身家。但在政府的安置扶持下,僑民們內心升騰起的強烈“生産”願望讓僑港的發展變化超出了所有人的想像。

  今天的僑港,已成為廣西乃至全國的漁業重鎮,但“傳奇”仍在繼續。“現在我們還是用海做文章,但做的不僅僅是漁業的文章。”賴偉清介紹説,隨著漁業資源逐漸枯竭,僑港正在謀求轉型。“一是把船造大一點,遠洋捕撈,同時轉型發展海上養殖、深海網箱。第二條路是發展三産,通過改造把商業做起來。”

  在僑港,第三産業市場個體已經達到1400戶,500米長的僑北、僑南路經過改造已成為遠近聞名的僑港風情街,近年接待遊客達350多萬人次。“一産、傳統行業不丟,還要做強做大,同時開闢三産,再加上我們的加工銷售,一二三産融合,相信僑港明天會更好。”對此,賴偉清信心滿滿。

  銀灘想要的不僅是宜商和宜遊

  北海銀灘鎮,因坐擁“天下第一灘——銀灘”而得名。2006年,為了對銀灘景區進行改造,北海對周邊村莊進行整體搬遷,1500戶共6000人被安置到1公里外的安置小區。景區改造對居民來説本是利好,但一段時間裏,回遷居民守著家門口改造好的景點卻沒嘗到甜頭。

  銀灘鎮鎮長梁鋒介紹説,在回遷初期,小區面臨著一系列問題,“我們要考慮怎麼讓老百姓搬得過來住得下來,還能共享發展成果。”

  2017年,針對群眾反映的就業問題、收入問題和環境問題,北海提出把銀灘回建區打造成一個富有漁家風情特色的疍家小鎮,整個規劃建設投資數千萬元,回遷小區的面貌發生了變化:環境有了很大改善,人氣旺了起來,業態也更加豐富,居民收入有了顯著提升。

  從那時起,銀灘鎮上習慣了耕海牧漁和兜售旅遊産品的居民們,開始越來越多地接觸到一類新的群體——候鳥老人。

  來自黑龍江黑河的何峰,現在和老伴還有孫子一起在北海生活。“以前候鳥老人分佈非常分散,現在集中在疍家小鎮。這裡環境好,房價物價也比較低,文化氛圍也越來越濃,老年生活豐富多彩,非常宜居。”

  對於銀灘而言,依託豐富的旅遊資源和多年的旅遊項目開發,宜商宜遊早已不在話下,而宜居日漸成為當地想要擁有的一張新名片。

  宜商宜遊又宜居,變身疍家小鎮的回遷小區,如今每年吸引1000萬遊客及逾萬候鳥老人,村民們加速轉産轉業。小鎮裏的特色民宿、賓館日漸走俏,每年收入逾5000萬元。

  (原載8月21日《工人日報》)

編輯:唐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