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環江訊 “它保護我們屋舍安全,每年又可以讓我們領取生態效益補償,一定好好保護。”近日,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水源鎮裏臘村裏依屯村民覃日上指著屯後的山林説。
近年來,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採取新的停伐補助和獎勵政策,建立健全天然林保護修復與生態效益補償制度相銜接,以群眾自願為原則,通過政府主導、資金支持、産業扶持等有效舉措,對未納入補償範圍的天然林實行政策全覆蓋。對非公益林區國有商品林實行全面停伐,國有林場職工依法轉型安置;對非公益林區集體和個人所有商品林實行停伐獎勵,凡自願選擇停伐的農民可以選擇資金獎勵或者産業扶持;對已納入補償範圍的,還可以適當提高補助標準,多措並舉引導農村集體組織和個人走綠色發展之路;鼓勵和支持企事業單位、社會公益組織等社會力量參與天然林保護修復工作。
截至目前,環江在原有森林生態效益補償248.72萬畝的基礎上,已完成9.98萬畝新的天然林外業勘界工作,與全縣12個鄉鎮和華山國有林場簽訂天然林規劃管護合同463份,正式將天然林納入生態效益補償範圍,發放補償金143.75萬元,護林惠農政策落地見效,進一步推動毛南山鄉興林富民和鄉村發展。
(譚自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