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7分鐘,充分展示黔東南民族文化元素和黔東南人民的幸福感、獲得感。”距離2018年央視春晚正式演出僅剩兩天時間,記者從央視春晚貴州分會場指揮中心了解到,目前,春晚各項工作準備就緒,正對節目精雕細琢,進入最後綵排階段。
“黔東南人傑地靈,第一次踏進這塊土地,我們就被這裡的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深深吸引。到了肇興,看到這裡的花橋、鼓樓、侗寨、夜景,內心感到震撼。”中央電視臺大型節目中心副主任陳臨春道出了央視春晚分會場落戶貴州黔東南的初衷。
“黔東南是一塊深情的土地,各民族非常和諧,文化濃郁而獨特,這次春晚分會場的7分鐘,黔東南民族文化必將絢麗綻放。”央視春晚貴州分會場總負責人陳臨春認為,央視春晚分會場落戶貴州黔東南,充分考慮了黔東南的民族特色。
“優秀團隊與民族文化的碰撞,才能創作出震撼心靈的節目,將民族文化元素化為視覺畫面。”陳臨春介紹説,央視春晚貴州分會場創作團隊是一支優秀的年輕團隊,是出色的“娘子軍”。節目的創意和靈感,來自黔東南濃郁的民族文化。
“2018央視春晚分會場落戶貴州,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機遇,借助央視平臺,宣傳展示貴州民族文化和生態環境,進一步提高貴州的知名度和美譽度。”黔東南州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州組委會駐肇興專班負責人龍家勝説,春晚分會場設在肇興,黎平縣作為東道主,為後勤保障提供了有力支持,為導演組、演出團隊、工作組提供了優質的服務。央視春晚分會場7分鐘,一定出新、出彩,讓人耳目一新。
值得一提的是,央視春晚貴州分會場演員3000人,其中2000多人從全州抽調,大部分來自農村、學校,他們雖不是專業演員,但非常敬業,大多數演員自帶服飾、銀飾,在凝凍低溫天氣下排練和演出。
“3000名演員中,大部分來自農村,年齡結構差距大,最大的60多歲,最小的4歲半,從分場排練到集體排練,演員積極性非常高。”負責演員服務工作的現場指揮長楊家昭認為,演員的工作量大,排練時間長,很艱苦,演員們克服了天氣、身體等原因,刻苦排演,這種精神來自於他們對腳下這塊土地的熱愛,以及心中那份責任和榮譽,更是來自於貴州的文化自信。(趙相康)
來源:貴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