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貴州天柱縣坪地鎮:深耕林下經濟實現綠富同興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2018-09-27 12:09:14

  國際在線貴州頻道消息: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貴州省黔東南州天柱縣坪地鎮緊扣當地實際,找準貧困成因,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緊緊圍繞群眾脫貧增收為目標,以改革增動力、以創新添活力,著力探索生態保護與脫貧攻堅的契合點,積極推廣“農業+林業”綠色模式,走出了一條綠色發展助力脫貧攻堅的新路子。

  林下種藥拓寬脫貧致富路

  得益於林改的全面推進,短短數年間,坪地鎮林下經濟雨後春筍般“破土”冒尖,林下種植中藥材得到有效發展。

  八陽村地處該鎮西北部,基於良好的生態資源條件,當地村民陸顯彬將目光投向了這片原始森林。2017年,陸顯彬在800米至1000米的高山上建起了林下天麻種植基地,邁出了八陽村林下經發展第一步。

  “以前一直閒置的林地、荒地因種植中藥材,現在也都得到了有效的利用,既保護了森林資源不被破壞,又産生了很好的經濟效益。”陸顯彬説。

  陸顯彬的林下天麻種植基地,吸納當地33戶農民就近務工,發放勞務工資60余萬元,戶均增收1.8萬元。同時,帶動陸宏君等3人一起發展林下天麻13畝。

貴州天柱縣坪地鎮:深耕林下經濟實現綠富同興

林下竹節參種植基地(攝影 周榮塘)

  2017年9月,八陽村搶抓機遇,引進龍頭企業江夏華茗中藥材有限公司,採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的形式,流轉土地和山林1000畝,大力發展以竹節參為主的林下中藥材種植業。據公司管理人員介紹,合作社解決了八陽村和陽寨村60余人就業,從2017年11月份到目前,該公司僅勞務支出就達到了50多萬元。

  據統計,目前坪地鎮發展林下中藥材1000余畝,200余人實現了家門口就業,戶均增收3000元以上,拓寬了群眾增收渠道。

 林下養雞走出脫貧致富路

  霧色籠罩的八界村在公雞的“打鳴”聲中被驚醒,楊仁鑫、朱文柳夫婦開始了一天的忙碌。

  在坪地鎮八界村,村民朱文柳因兒子患病讓她成了建檔立卡貧困戶。為改變貧困面貌,2016年,朱文柳和愛人楊仁鑫看中了這裡有山有林有水,便在這裡租了10余畝閒置的土地,成立了坪地鎮長福生態土雞養殖場,修建了幾個簡易的養雞棚,引進了500隻雞苗,開始了他們的林下養雞路。

  “由於沒有資金,加上技術也不太成熟,所以第一批只養了五百隻雞。”朱文柳説,後來技術不斷成熟,並積累了一些資金,隨後1000隻,1500隻……養殖規模不斷擴大。

貴州天柱縣坪地鎮:深耕林下經濟實現綠富同興

貧困戶朱文柳夫婦在給雞喂食玉米(攝影 周榮塘 )

  2017年,養殖場投入財政扶貧資金10萬元,養殖了7500隻雞,項目利益聯結10戶建檔立卡貧困群眾。2017年一年,夫妻倆的純收入就達到了8萬多元,不僅自己脫了貧,還拿出了8000元分紅給了村裏的10戶貧困戶和村集體。

  在坪地鎮,有5戶群眾從事土雞專業養殖,年可出欄5萬羽,收入350萬元,帶動貧困群眾戶均增收2600元。

 野豬放養成為脫貧致富新亮點

  近年來,天柱山村發生了大變樣,不少村民開始選擇返鄉創業。陽寨村貧困戶田其權正是返鄉創業大軍中的一員。

  看到野豬養殖市場前景不錯,田其權從親戚朋友那裏借了幾萬元資金,加上5萬元“特惠貸”和5000元“産業直補”,修建了一棟圈舍,買來30頭野豬崽試著養。

貴州天柱縣坪地鎮:深耕林下經濟實現綠富同興

貧困戶田其權在放養野豬(攝影 周榮塘 )

  如今,這批散養野豬已經養了一年的時間,目前大約每頭體重60公斤至70公斤,再過些時日便可出欄。通過先期零售野豬肉,田其權估算:“當前野豬零售肉價還算可觀,首批野豬出欄銷售後,將有十多萬元的收入。”

  但在田其權看來,儘管零售效益可觀,但難以拉動規模養殖基於目前的狀況,田其權打算改變現在“單打獨鬥”為“抱團合作”,走規模化、産業化發展的路子。

  如今在坪地鎮,像陸顯彬、朱文柳、田其權等一樣發展林下養殖的人不在少數,在他們的帶領下,“林下經濟”成為貧困戶脫貧致富的“助推器”。(文 周榮塘 楊維鋒 編輯 岳旺)

編輯:岳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