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習嘉賓
王明利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家牧草産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長期研究食物安全與發展、畜牧業經濟
提 要
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2017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
總體看,我國糧食安全基礎仍不穩固,糧食安全形勢依然嚴峻,什麼時候都不能輕言糧食過關了。
——2013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糧食安全要靠自己。
——2013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北省鄂州市視察時指出
任何時候都要繃緊糧食安全這根弦
記者: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把糧食安全作為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提出了“飯碗論”“底線論”“紅線論”等一系列具有重要意義的糧食安全理論。2013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湖北時也強調,糧食安全要靠自己。在糧食連年增産的今天,為何還要突出強調糧食安全的重要性?糧食安全對國家安全有怎樣的意義?
王明利:我國是人口眾多的大國,解決好吃飯問題始終是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糧食安全既是經濟問題,也是政治問題,是國家發展的“定海神針”。“民以食為天”,糧食事關國運民生,糧食安全是維繫社會穩定的“壓艙石”,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因此,習近平總書記一再強調糧食安全的極端重要性:“我國13億多張嘴要吃飯,不吃飯就不能生存,悠悠萬事,吃飯為大”“我們的飯碗應該主要裝中國糧,一個國家只有立足糧食基本自給,才能掌握糧食安全主動權,進而才能掌控經濟社會發展這個大局”。
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是永恒的主題。糧食安全極為複雜,到任何時候糧食安全這根弦都不能松。一方面隨著人口增加、城鎮化推進,糧食需求量剛性增長,糧食增長要趕上消費增加的速度,壓力很大。另一方面,人多地少水缺的國情制約著糧食生産潛力的挖掘,農村的空心化也影響著糧食生産。糧食産量大落容易,起來很難,這也是有歷史教訓的。因此,儘管糧食已經連續多年增産,但並不意味著我們已徹底解決糧食問題,在農業形勢好的時候,也不能麻痹鬆懈,放鬆糧食生産。糧食生産和農業結構調整都是鄉村産業振興的重要內容,二者不可偏廢。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對糧食安全要求的範圍更廣、內涵更深。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糧食安全不僅要保障城鄉居民吃得飽,還要保障吃得好、吃得營養、吃得健康。此外,城鄉居民對肉、蛋、奶的消費快速增加,今天的糧食安全已超越了大米、白麵等口糧概念,必須關注包括肉蛋奶的整個食物安全,即大食物理念下的糧食安全。一要堅持立足國內,以我為主,即“中國人的飯碗必須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二要保證結構合理,即“口糧、飼料糧和優質牧草”三者結構要合理,以滿足人們對糧食和肉蛋奶等的多元需求。三要保證優質營養,即在滿足吃得飽的基礎上,還要吃得好、吃得營養,農業領域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核心就在於此。四要堅持綠色生産,即要扭轉過去農業生産中“大肥大水大藥”的格局,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生態環境污染,減少各種超標,杜絕非法添加,保障人民群眾健康。五要引導科學消費,減少食物浪費和過度消費。
要解決“怎麼種地”和“誰來種地”的問題
記者:中國正奮力奔向全面小康社會,“缺糧”“吃不飽飯”的情況逐漸被大多數中國人淡忘,但是,影響糧食安全的因素仍然存在。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總體看,我國糧食安全基礎仍不穩固,糧食安全形勢依然嚴峻,什麼時候都不能輕言糧食過關了。”影響糧食安全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王明利:在我國,農業是弱質産業,糧食生産常常面臨自然災害和市場波動的雙重風險。儘管我國的糧食生産實現了多年增産,但在很大程度上仍然要看老天臉色,糧食生産的穩定性、可控性還不高,必須通過技術進步增強農業的綜合生産能力。這裡的技術進步是指廣義的技術進步,既包括自然科學技術進步,也包括經營管理技術水準的提升、經營決策的改善、政策革新及應用等。
與此同時,近年來,我國農村勞動力加速向非農産業和城鎮轉移,農村空心化、務農老齡化、生産低效化日益嚴重,70後不願種地、80後不會種地、90後不談種地……“誰來種地”問題日益突出。因此,一方面要通過農業扶持政策加大農業投入,特別是重要農産品的保護價收購,讓農民吃下“定心丸”,有效保障農民生産的積極性;另一方面,要通過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加快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構建現代農業産業體系、生産體系、經營體系,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産業,讓農民成為體面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絕不意味著降低糧食生産
記者: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我國農業農村發展已進入新的歷史階段,農業的主要矛盾由總量不足轉變為結構性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給側,必須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從增産到提質的轉變,是不是意味著我們已經不用再生産這麼多糧食了?今後我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不是要壓低糧食産量呢?
王明利:這些年,我國糧食連年增産,但同樣,我國的糧食進口量也在連年增加,國內糧食出現了“産量多、進口多、庫存多”的格局,主要畜産品也是進口量連年增加,基本沒有出口。
分析原因,一方面由於國內農産品生産成本高、價格高;另一方面由於國內生産的農産品品質、品種不能適應多樣化的市場需求。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要努力推進節本、提質、增效,推進優質特色農産品的生産和供應,滿足人民群眾對農業日益增長的多樣化個性化高級化需求,全面提升主要農産品的國際競爭力。由此可見,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並不是因為國內糧食過剩,並不是要壓低國內糧食生産;把供過於求的糧食品種下決心調減下來,也絕不能簡單理解為調減糧食總量。今後糧食生産不僅不能壓低,而且還要加強,特別是在節本、提質、促特、保優等方面加強,通過壓減低端供給,增加中高端供給,促進農産品供給品種和品質更加契合消費需求,使農業供需關係在更高水準上實現新的平衡。
“藏糧于地、藏糧于技”,保障生産能力和潛力
記者:科技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支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以科技為支撐走內涵式現代農業發展道路,實現藏糧于地、藏糧于技。“藏糧于地、藏糧于技”傳遞出我國糧食安全戰略上怎樣的理念和思路?如何通過“藏糧于地、藏糧于技”實現“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王明利:我國的糧食安全,不僅要關注實現“多少連增”式的現實生産水準,更要關注保障未來可持續均衡供應的糧食生産能力。所以耕地紅線的堅守、耕地品質的提升、充足高素質的農村勞動力供應、強有力的科技支撐,對保障我國未來可持續的糧食安全都是非常重要的。今後的糧食安全戰略,不僅關注現實生産水準,更要關注可持續生産能力和保障糧食安全的潛力,即實現“藏糧于地、藏糧于技”。
必須嚴守耕地紅線,確保基本農田用途不改變。保障一定數量的基本農田用於生産糧食,這是保障糧食安全的基礎,必須嚴防死守,絕對不能突破。持續推進種養結合和農牧循環發展模式,實現整個農業生産的良性循環。
進一步強化以種業和生産機械為核心的科技研發,將農業核心科技牢牢掌握在中國人自己手中。必須下大力氣持之以恒推進以種業和機械為核心的科技創新,扭轉目前這兩方面核心技術對外依存度高的局面。在科技推廣體系構建方面,堅持實施以政府為主導,龍頭企業、合作組織、科研機構等共同推進的多元科技推廣體系。(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艾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