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夏區人民政府區長張利:奮力打造武漢經濟新增長極
長江日報  2018-10-29 15:27:05

  原標題:真抓實幹謀發展 乘勢而上啟新程 奮力打造武漢經濟新增長極 ——訪江夏區人民政府區長張利

(文末有摘要)【江夏郡 俊江夏】【時政動態】江夏區人民政府區長張利:奮力打造武漢經濟新增長極

碧水藍天藏龍 柳斌 攝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湖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新發展理念,江夏區圍繞建設“三化”大武漢總體要求,堅定不移實施“生態立區、工業興區、創新強區”發展戰略,全力做好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江夏區如何加快建設獨立成市的武漢南部生態新城,推動新時代江夏高品質發展?近日,江夏區人民政府區長張利接受了長江日報專訪。

  問:眾所週知,江夏區已獲得“湖北省縣域經濟十連冠”,發展勢頭迅猛,未來江夏區如何進一步提升經濟競爭力?

  張利:40年來,乘沐著改革開放的春風,江夏人民用勤勞和智慧書寫了城鄉發展的美麗詩篇。下一步,我們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湖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新發展理念,圍繞建設“三化”大武漢總體要求,堅定不移實施“生態立區、工業興區、創新強區”發展戰略,全力做好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建設獨立成市的武漢南部生態新城而努力奮鬥,奮力譜寫新時代江夏高品質發展新篇章。

  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緊扣發展第一要務、廣聚人才第一資源、激發創新第一動力,奮力打造武漢經濟新增長極。

  一是加快構建新産業。按照“2111”産業發展戰略,加快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重點服務好上汽通用項目和配套企業,依託BAT、海康威視、中車、海工大研究所、P4實驗室等優勢項目,打造新能源、移動互聯網、生命健康等産業集聚地,做大做強戰略性新興産業,力爭實現汽車及零部件産業産值2000億元以上,移動互聯網、先進裝備製造、戰略性新興産業産值分別突破1000億元。大力發展以研發、設計、金融、會展等為代表的生産性服務業,提速恒大旅遊科技城、興茂旅遊度假區、永旺夢樂城等生活性服務業項目建設,著力補齊第三産業短板。

  二是持續激發新動能。堅決淘汰落後産能,清理閒置土地、僵屍企業,為高新企業、高端産業騰退發展空間。充分發揮江夏科教人才資源優勢,支持企業搭建研發中心、科技孵化器等創新平臺,打造一批創新型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小巨人”,力爭高新技術企業産業産值年均增長15%以上。積極融入武漢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建設,以“十大”改革創新項目為統領,深化“放管服”改革,創優營商環境,持續釋放改革新動能,增強經濟發展內生動力。

  三是積極培育新主體。全面落實支持新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著力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創新型領軍企業。大力實施招才引智工程,做大做強塔尖、塔身、塔基三級金字塔人才隊伍,規劃打造環黃家湖創新經濟帶,推動創新創業取得突破。

  問:江夏區是武漢市的南大門,近年來江夏在建設獨立成市的南部新城進程中,如何進一步提升城市吸引力?

  張利:堅定不移實施“生態立區”戰略,努力探索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子,統籌推進經濟發展、城市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打造武漢長江以南獨具魅力的後花園。

  一是加快江夏新城建設。按照“獨立成市”的要求、“中等發達城市”的標準、“文化旅遊城市”的定位,進一步優化空間佈局,科學劃定城市開發邊界,實現“留白”發展,形成集約高效的生産空間、宜居適度的生活空間、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加快推進一批重大基礎設施和功能性項目,加快紙坊舊城改造步伐,穩步推進金口、鄭店、五里界新城組團建設,積極推進一批旅遊名鎮、文化古鎮、生態小鎮建設,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質。堅持亮點區塊引領,高標準規劃建設城市客廳,啟動青龍山、黃家湖地鐵小鎮建設,打造南部生態新城對外展示窗口。

  二是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三鄉工程”拓面提質。加快農業大公園、都市田園綜合體等重點項目建設,力爭鄉村振興發展走在全省全市前列。加大南北統籌力度,推動城鄉協調一體化發展。堅決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確保貧困人口脫貧銷號、貧困村脫貧出列、已脫貧人口持續穩固。

  三是提升城市治理水準。深入開展文明城市建設,拓展城市治理領域,全面深化城管執法體制機制改革,推進城市綜合管理法治化、精細化、常態化。鞏固提升七運會城市環境綜合整治成效,推動城市面貌脫胎換骨、日新月異。

  四是打好碧水藍天凈土保衛戰。優化生態安全屏障體系,進一步鎖定全區湖泊、山林、耕地等自然資源,堅守生態底線。全面推行河湖長制,深入開展湯遜湖、斧頭湖、魯湖和金水河“三湖一河”環境整治及農村環境綜合治理;堅持全民共治、源頭防治,深入實施“擁抱藍天”行動計劃,打好藍天保衛戰;嚴格執行重金屬污染物總量控制,全面實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打好凈土保衛戰。

  問:經濟的發展、城市品質的提升最終都是為了讓人民更有獲得感,未來將如何打造一個更加宜居宜業的“幸福江夏”?

  張利: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增進民生福祉,讓人民群眾共享江夏改革發展成果。

  一是進一步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和積極就業政策,促進更高品質和更充分就業。繼續實施社保“擴面提標”,推進城鄉居民醫保整合,認真做好被徵地農民社會保障工作。完善城鄉低保、農村五保、社會福利及社會救助制度,切實保障低收入群體基本生活。積極應對老齡化趨勢,完善養老服務體系。

  二是進一步發展社會事業。加大中小學、幼兒園配建力度,優化辦學條件,提升教學品質,逐步解決大班額、入學難問題。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加強全科醫生隊伍建設,完成區中醫院和婦幼保健院遷建改造。繼續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擴大五張“文化名片”品牌影響力。

  三是進一步加強社會治理創新。加強社區治理體系建設,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區治理格局。築牢安全防線,強化安全生産和食品藥品監管,積極爭創國家級食品安全示範區,確保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深入推進全區視頻監控項目和智慧交通系統建設,依法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打造更高水準的“平安江夏”。

編輯:蘇喜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