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長痛”不用太焦慮警惕是否有其他疾病
廣州日報  2018-09-12 16:08:19

  很多家長提到孩子會不明原因地出現腿部各關節陣發性疼痛,困擾於是否需要就醫。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兒童骨科主任李旭教授介紹,醫學上對“生長痛”的特點有這樣的描述:“生長痛”幾乎都在夜間發生,發生頻率不會很高(一兩個星期一次),在學齡前後三四歲一直到八九歲之間的孩子較為多見。一般陣發性、遊走性地多發于兩腿的膝關節、小腿、踝關節等部位。

  生長痛主要是骨骼處於快速生長髮育期,附著在骨骼上的肌肉被動牽拉發生不適,所以這種疼痛會多發于骨骼生長高峰的夜間。程度輕微的生長痛是不需要特別處理的,但也有孩子會出現非常嚴重的疼痛,這時候家長可以給孩子疼痛的部位泡泡熱水、用孩子喜愛的玩具甚至動畫片等來轉移注意力,平時多補充魚肝油等方法來緩解症狀。

  值得警惕的是,一些貌似生長痛的疾病會被誤當作“生長痛”而被家長甚至一些基層醫生所忽視,比如“兒童股骨頭壞死”。這種病也會因為特殊的神經反射而表現為膝關節疼痛,但是它的特點是固定一側關節疼痛,另外一側不痛;白天痛而夜晚不痛。這種疼痛如果檢查膝關節是查不出病因的,很多孩子往往被耽誤上半年、一年才確診,延誤了治療。李旭提醒家長:假如孩子頻繁出現發作于固定一側的膝關節疼痛,千萬不可當做是“生長痛”而掉以輕心,要留一個心眼排除是否為髖關節的問題。(記者 周潔瑩 )

編輯:呂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