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用天然氣價格調整牽動民心。10月10日,備受關注的全大慶市調整居民用氣銷售價格和建立居民用氣上下游價格聯動機制聽證會召開。來自大慶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政府相關部門、專家學者、社會組織、各行各業消費者共24名聽證會參加人,就順價調整居民用氣銷售價格、建立居民用氣上下游價格聯動機制充分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其中,有23人同意天然氣價調整方案,有1人原則同意並提出修改意見;24人同意建立居民用天然氣上下游價格聯動機制。同時,聽證會參加人還就天然氣價格調整提出了14方面意見。大慶市物價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廣泛聽取聽證會參加人的意見和建議,嚴格履行法定程式,匯總聽證意見並上報市政府,最終決定如何調整天然氣價格。
為何要調整?
上游門站價格上調
大慶市物價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天然氣銷售價格由門站價格和配氣價格兩部分組成。門站價格是指天然氣供應企業的購氣價格,由國家發改委統一制定,實行一省一價,本省內各城市均執行統一價格。配氣價格是指天然氣供應企業通過城鎮燃氣管網向用戶配送天然氣的服務價格,包括人工、維護、折舊、管理費用等。
本次調整居民氣價,是大慶市依據國家、黑龍江省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及門站價格上漲幅度進行調整的。
據悉,大慶市現行居民用氣銷售價格是2016年7月1日起施行的。自今年6月10日起,國家發改委上調了居民用天然氣門站價格,要求各地合理疏導終端銷售價格。黑龍江省居民用天然氣門站價格由原來的1.326元/立方米,上調到1.65元/立方米,每立方米上調0.324元。
黑龍江省物價監督管理局要求各地要儘快啟動居民用天然氣順價工作,為此,大慶市物價監督管理局依法對大慶市主要天然氣銷售企業進行了成本監審,結果顯示:居民用天然氣單位定價成本為2.29元/立方米,按照成本加成原則,在該定價成本上加一定的利潤和稅金,銷售價格應為2.72元/立方米,而燃氣企業實際執行2.40元/立方米。本次國家發改委上調門站價格後,按照成本加成原則,居民用氣銷售價格應為3.10元/立方米。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政府制定價格行為規則》和國家、省有關要求,市物價監督管理局結合我市實際,研究提出了調整大慶市居民用天然氣價格的方案。
如何調整?
居民用氣基礎價格每立方米擬上調0.3元
據了解,目前,大慶市居民用氣銷售價格實行階梯式價格。第一階梯(年用氣量300立方米及以下的部分)氣價為2.40元/立方米,第二階梯(年用氣量超過300立方米至500立方米的部分)氣價為2.88元/立方米,第三階梯(年用氣量超過500立方米的部分)氣價為3.60元/立方米。獨立採暖用氣的居民用戶用氣價格為2.64元/立方米,不執行階梯價格制度。
此次聽證會討論的價格調整方案為:居民用天然氣基礎價格(第一階梯價格)從2.40元/立方米調整至2.70元/立方米,調價幅度為12.5%。階梯價格按原定比例(1:1.2:1.5)順加。即:第一階梯價格為2.70元/立方米,第二階梯價格為3.24元/立方米,第三階梯價格為4.05元/立方米。
此次調整,居民獨立採暖用氣以及學校、社會福利機構、養老機構、社區居委會工作用房、居民公益性服務設施、宗教場所等國家和省市有關文件規定執行居民氣價的非居民用戶,均執行第一階梯和第二階梯的平均價格2.97元/立方米,不執行階梯氣價。
對持有民政部門核發的《大慶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領取證》或《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領取證》的居民用戶,基礎氣價繼續執行1.65元/立方米,按每戶年用氣量劃分為兩個階梯,第一階梯為年用氣量在300立方米以下(含300立方米)的部分,價格為1.65元/立方米;第二階梯為年用氣量超過300立方米的部分,價格為2.70元/立方米。
建立居民用氣上下游價格聯動機制方面,就是將居民用天然氣銷售價格與天然氣經營企業的購氣結算價格聯動,居民用天然氣銷售價格隨著上游門站價格的漲跌而同時間、同方向調整。當上游居民用天然氣價格(門站價格)調整時,由市物價部門計算出居民用天然氣價格調整額度,提出我市居民用天然氣各檔次銷售價格的調整方案,報市政府批准後實施。
對居民影響有多大?
居民家庭每月多支出3.6元左右
從提供聽證的擬調整方案來看,居民生活用氣價格比現行價格有所提高。那麼,調整後的天然氣價格對百姓生活影響有多大?
大慶市物價部門的工作人員表示:以基礎氣價提高的影響分析,居民用天然氣銷售基礎價格從2.40元/立方米調整到2.70元/立方米,每立方米提高了0.30元,按照企業臺賬統計,大慶市居民每戶月平均用氣量約為12立方米,居民家庭每月多支出天然氣費用平均為3.6元左右。
此外,為了保障居民的利益,大慶市物價部門將定期開展燃氣企業成本監審,對燃氣企業經營成本的合理性、費用開支標準、工資水準等重要指標進行嚴格監審,強化對成本不合理上漲的約束,促進企業進一步壓縮運營成本,提高經營效率。
同時,有關部門將監督燃氣企業進一步提高供應和服務水準,加強天然氣供應保障工作,及時處理供應中出現的矛盾和問題;進一步加大燃氣設施的建設和改造力度,提高天然氣利用水準;完善客戶服務體系,更加便利居民用戶;加大安全巡檢力度,確保居民用氣安全穩定。(記者 徐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