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塞峰:衣“金”還鄉帶富大勝村
今年雖然遭了災,但樺南縣聖傑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種植的1.12萬畝水稻收成還不錯。聽説入股農民分成還會比去年高一些,這幾天,一些沒入股的農民都在等著出差在外的公司掌門人呂塞峰回來,談談入社的事情。
聖傑農業,成立僅僅4個年頭,事業撲騰得不善勁兒——集生産、收儲、加工、銷售于一體,成為國家農業部確定的土地經營權入股發展農業産業化經營試點的重點扶持企業、省級現代農業科技園、省級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呂塞峰,被評為佳木斯市勞動模範、優秀共産黨員、全省職工創業標兵。
記者在樺南大勝村見到呂塞峰時,他剛剛從上海回來,簽合同、找最前沿的線上平臺合作者……農閒之際,是他最忙之時。8月份以來,一路奔波,白天聯繫業務,晚上趕路,跑了南方大小20多個城市,收穫不小。
今年44歲的呂塞峰就是土生土長的大勝村人,21歲離鄉去北京闖蕩,十年間創立了好幾個多家企業,創業之路可謂順風順水。2016年,呂塞峰決定回鄉創業,面臨的第一道坎就是鄉親們的不解——“這是在北京混不下去了?”“這是想掙咱們土地的錢吧。”風言風語傳到呂塞峰耳朵裏,“在外面這麼多年也沒遇到這樣的事兒。”有點倔脾氣的呂塞峰雖然有點委屈但也沒有把這些話放在心上。
在做土地流轉時,呂塞峰遇到了難題,有的農戶怕土地流轉之後被公司拿去做抵押貸款,猶豫觀望。呂塞峰逐戶講解公司發展模式,用真誠打消農戶顧慮,並承諾水稻回收價格超出市場價22%,農業生産資料全部統一提供,保證零差價供應等。最終成功連片流轉土地6700畝。“那些日子,我多説出好幾車皮的話。”呂塞峰幽默地説。
轉眼秋天就到了。由於經驗不足,呂塞峰沒有將優質稻米買上好價格,但他向農戶承諾的水稻收購價和土地承包價,一分沒少給,這中間的差價就有300多萬元。
“賠錢等於交學費了,這學費雖然有點貴,但是值!總結經驗,吸取教訓,繼續趕路。”呂塞峰淡定地告訴自己。
有了第一次失敗經歷,呂塞峰就常琢磨怎樣能把優質水稻賣出好價錢。他在北京報班參加市場行銷培訓,接觸有行銷經驗的同行,獲取更多市場銷售信息,就是外出,也一改以前看手機消磨時間的習慣,購買專業書籍利用一切空閒時間充實自己。.
“都説要向土地要效益,向市場要利潤,這可不是上嘴唇挨下嘴唇那麼簡單。”呂塞峰説,摸著石頭過河,石頭摸得大摸得準,過河速度才能快。呂塞峰成立了以土地經營權作為股本的股份公司,土地經營權變股本,農民直接變股東。
2017年,呂塞峰在北京成立了聖傑農業行銷中心,打造“神農奉”樺南本土大米品牌。2018年,利用“鴨稻共作,魚稻共生”種植模式,引領農民高標準種植水稻1.12萬畝。特色鴨稻米,做成米飯有嚼勁,煮粥還能煮出米油來。
2018年,他示範引領樺南縣5個鄉鎮7個村種植硬果番茄。參與的貧困戶及農戶達500戶以上,産品全部銷往江浙滬一帶,生産總值達到214萬元,為貧困群眾分紅16.2萬元,聖傑農業實現收入3000萬餘元,使大勝村人均增收3500元以上。
企業步入正軌,呂塞峰勁頭更足。“這些功勞可不是我一個人的,地方政府沒少支持企業發展。” 不久前,公司7名黨員成立了黨支部,呂塞峰説,企業不只是賺錢,還要擔負起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
眼下,農機合作社剛完成秋整地的20台農機維修養護完畢,待明年春天再次啟用;今年建成的日烘乾240噸水稻的烘乾塔已啟動生産;年加工能力5萬噸的稻米加工廠開始加工新米,一袋袋“鴨稻米”發往全國各地。
呂塞峰厚厚的筆記上,寫著自己的一個個計劃:建立農業社會化服務中心,為農民提供産前農資、種子、金融服務;産中育秧、農機、植保、收割服務;産後提供烘乾、倉儲、線上線下行銷服務。在上海設立産品推銷中心,將家鄉的米、果蔬銷往長三角、珠三角……
説到未來,呂塞峰説:“農民最樸實,只要有一個好的帶頭人,農民的日子一定是越過越好。我想做好這個帶頭人。”(記者 吳利紅 孫思琪 邵國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