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深化文旅融合 講好新時代“黃河故事”

2020-05-15 09:33:20  來源:河南日報  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深化文旅融合 講好新時代“黃河故事”

【城市遠洋-大圖】【焦點圖】河南深化文旅融合 講好新時代“黃河故事”

三門峽天鵝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

【城市遠洋-大圖】【焦點圖】河南深化文旅融合 講好新時代“黃河故事”

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民族大聯歡演出現場

【城市遠洋-大圖】【焦點圖】河南深化文旅融合 講好新時代“黃河故事”

黃河九曲十八彎最後一道灣

【城市遠洋-大圖】【焦點圖】河南深化文旅融合 講好新時代“黃河故事”

蘭考黃河岸邊的鎮河鐵犀牛

  “我站在高山之巔,望黃河滾滾”“看黃河就是看中國,幸福長流母親河”……2020年央視春晚鄭州分會場,大氣磅薄、奔騰壯闊的“黃河”盛景展現在世人面前;這一刻,無論身在何方,不論國籍姓氏,中華兒女血脈裏都流淌著一條“黃河”,心裏涌動的是一脈相傳的感動,彰顯著黃河文化作為“根”和“魂”的偉大凝聚力和中華民族的強大向心力。

  九曲黃河,奔騰向前。古往今來,河南是黃河的地理樞紐,是黃河文化的集大成之地。5月11日,在鄭州召開的全省文化旅遊大會,明確提出要大力弘揚黃河文化,築牢文化旅遊強省之魂。河南的根脈在黃河,發展文化旅遊最大優勢是黃河文化,最有競爭力、號召力和吸引力的也是黃河文化。

  隨著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國家戰略深入實施,河南省開啟了文旅高品質發展的“黃河時代”。全省上下緊抓機遇,在融入國家重大戰略中彰顯作為,圍繞加快打造華夏曆史文明傳承創新區、加快構築全國重要文化高地,積極謀篇佈局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工作,讓黃河文化活起來、動起來、靚起來。

  1

  賡續精神圖譜建設黃河文化遺産保護展示體系

  在5000年的中華文明史中,河南作為全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長達3000多年。從映照中華文明曙光的仰韶文化,到黃帝在靈寶荊山下鑄鼎祭天,從二里頭夏都遺址揭開“最早的中國”的神秘面紗,到“絲綢之路”唯一道路遺址的崤函古道,黃河文化一直都是中華文化的根與魂。

  河南沿黃地區孕育了始祖文化、河洛文化、仰韶文化、二里頭文化、古都文化、功夫文化等寶貴財富,這是炎黃子孫心靈的老家、精神的故園。目前,我省擁有規模最大的黃河歷史文化遺址群,僅沿黃地區就有世界文化遺産5處、國家考古遺址公園11個、納入國家規劃的大遺址15處。

  河南大學黃河文明與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苗長虹教授認為,保護和利用黃河文化遺産,就是講清楚“我是誰,我從哪來,我到哪去”這一全球化時代的民族和國家追問,堅定文化自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精神力量。

  從56個民族兄弟姐妹在黃河岸邊開展民族大聯歡活動,到一開館就成為網紅打卡地的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從央視春晚鄭州分會場設在黃河之濱再到庚子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網上拜祖超過22億人次,無不體現著黃河這一精神紐帶的強大凝聚力。

  如何保護好歷史悠久的黃河文化遺産,保護好中華民族的根和魂?對此,我省“精心佈局”,建設標誌性重大項目,打造“黃河文化”獨特標識的地標體系:

  ——實施黃河文化遺産本體保護工程。開展黃河歷史文化資源摸底普查工作,謀劃建設三門峽—洛陽—鄭州—開封—安陽世界級大遺址公園走廊和文化旅遊圈,將散落在中原大地的大遺址“串珠成線”;以黃河為軸線,以城市為節點,規劃建設“五區聯動”(三門峽仰韶文化遺址區、洛陽“五都薈洛”大遺址片區、鄭州大嵩山遺址區、開封大宋文化遺址區、安陽殷商文化遺址區)黃河文化遺産保護廊道。

  ——實施黃河文化標識工程。謀劃建設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黃河國家博物館、黃河故道風情園,打造一批體現中華民族精神獨特標識的地標體系。

  ——實施古都古城風貌再現工程。中國八大古都,河南有其四,都分佈在沿黃地區,要打造一批展現古風古韻、展示時代特徵的古都古城。

  與此同時,沿黃地區孕育了燦若星辰的非物質文化遺産,眾多傳統技藝、生活習俗等是嵌入群眾生産生活的活化石,沉澱著華夏兒女的鄉愁記憶。其中,少林功夫、太極文化是我省享譽世界的黃金名片。5月11日,全省文化旅遊大會印發的河南省委、省政府《關於建設文化旅遊強省的意見(討論稿)》明確提出,要建設中國功夫體驗基地,以嵩山少林寺為中心打造世界功夫之都;以溫縣陳家溝為中心打造太極聖地,彰顯中國功夫魅力。

  近年來,存續千年的週口淮陽太昊陵廟會是我國規模最大的民間廟會,日客流量曾創下吉尼斯紀錄;寶豐縣的馬街書會700年“不落幕”,每逢正月十三,全國各地藝人都到此展示才藝,成為當地文化旅遊的一道靚麗風景;豫劇成為我國第一地方戲曲劇種……下一步,河南省將實施非遺記憶工程,加強傳承人培養,保護好戲劇、曲藝、雜技、年畫等非物質文化遺産,開展好廟會、社火、書會等民俗活動,讓非遺融入現代生活,留住群體記憶,守護心靈家園。

  2

  推動活態傳承打造黃河文化黃金旅遊帶

  黃河是自然之河、生態之河,也是一條文化之河、精神之河。它從青藏高原奔騰而下,東流入海,千百年來滋養著黃河兩岸人民繁衍生息。

  黃河河南段,西起靈寶,東至臺前,流經三門峽、洛陽、濟源、焦作、鄭州、新鄉、安陽、開封、濮陽9市(區),經歷了山川峽谷、低山丘陵、平原三個不同形態的河段。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陡峭對峙的高山峽谷、驚濤拍岸的懸河雄姿和絢麗多彩自然風光。

  在黃河流域滋養的這片中原沃土:“四大發明”在這裡誕生,文字在這裡出現,儒家思想在這裡發展,道家經典在這裡著述,佛教文化在這裡融入,老子、莊子等聖哲先賢在這裡漁樵耕讀、著書立説……甲骨文、少林、太極、嵩山、龍門石窟等世界級文化名片更是遍佈河南各地。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5月7日以來,河南考古界一則重磅新聞持續“刷屏”:位於黃河與洛河交匯流域的鞏義雙槐樹遺址發現了5000多年的“河洛古國”,實證了以該遺址為中心的仰韶文化中晚期文明是黃河文化之根、華夏文明之魂,被專家學者稱為“早期中華文明的胚胎”;再一次為中原地區在華夏文明形成發展過程中的主導地位增添關鍵性證據,但是該如何增強這一地位的影響力?無疑,培育“華夏文明之源、黃河文化之魂”的主地標地位,必須要有載體作為抓手。這需要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推動活態傳承,讓黃河文化資源由歷史走進現實,轉化為遊客可親近、可感知、可體驗的文旅産品,讓“遊黃河”成為老百姓最喜歡的選擇。

  此前,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依託豐厚的黃河文化資源,挖掘整理了黃河文化三條特色主題遊,分別是中華文明溯源之旅、大河風光體驗之旅、治黃水利水工研學之旅。

  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河南因河而起、依河而興,目前,河南省已把黃河文化融入文化旅遊強省建設之中。接下來,將依據建設文旅強省的相關意見,打造體現中華悠久歷史文明的黃河文化旅遊帶;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民族品格和時代價值,建設沿黃河旅遊風景道,依託重要文化遺存打造具有鮮明黃河文化標識的項目,推動黃河文化活態傳承,使黃河文化旅遊帶成為彰顯中華民族文化自信的精神地標和情感紐帶。

  與此同時,打造一批立得住、叫得響、傳得開的地標性文旅項目、標誌性文旅品牌為載體,讓人們在感知黃河、感悟黃河文化中,進一步堅定中華民族文化自信。

  ——打造尋根之旅。每一次黃帝故里拜祖大典,從飛越萬水千山尋根謁祖的人群中,我們感受最深的是濃烈的民族歸屬感、自豪感。深入挖掘豐富的根親文化、姓氏文化、名人文化等,創新打造展示載體平臺,吸引海內外中華兒女尋根拜祖,強化同根同源的民族認同感。

  ——打造愛國之旅。從代父從軍的花木蘭、精忠報國的岳飛到視死如歸的吉鴻昌、楊靖宇;從義演捐獻戰機的人民藝術家常香玉、捨己救人的最美教師,再到抗疫鬥爭中勇毅逆行、白衣執甲的醫務人員,中原大地一直激蕩著愛國主義的高昂旋律。把愛國主義與文化旅遊融為一體,引導人們走訪英雄故居、學習英雄事跡,激發愛國情懷。

  ——打造紅色之旅。積極發展焦裕祿精神、紅旗渠精神、大別山精神為代表的紅色旅遊,打造全國有影響的紅色旅遊載體、經典景區和研學基地,讓人們更多地感悟紅色文化。

  ——打造創業之旅。九曲黃河、奔騰向前,以百折不撓的磅薄氣勢塑造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品格。黃河寧,天下平。一部治黃史,就是中華民族的奮鬥史、治國史。創新方式、拓展載體,讓人們通過遊覽三門峽“中流砥柱”、焦作嘉應觀、開封黃河險工和“城摞城”遺址,感受中原兒女砥礪奮進的精神。

  ——打造互鑒之旅。從佛教在白馬寺開枝散葉,到萬里絲路連通東西,千年運河貫通南北,從《清明上河圖》中商船雲集、馬幫駝隊絡繹不絕到滑縣的道口鎮、鞏義的康百萬莊園商貿興起……河南省眾多文物古跡,承載著貿易往來、人文交流綿延不絕的歷史記憶。今天的河南,乘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東風,打造出空、陸、網、海“四條”絲路,讓遊客追尋著歷史的腳步感受中華民族開放包容、和諧共生的精神特質。

  此外,建設黃河休閒觀光區。推進沿黃生態廊道和沿黃旅遊風景道建設,結合大運河文化旅遊開發,連通黃河沿線重點旅遊城鎮、知名旅遊景區、休閒度假區、濕地公園等,讓遊客在飽覽黃河美景的同時,領略厚重的黃河文化。

  推動黃河文化與紅色文化、元典文化、姓氏文化、漢字文化等融合發展,著力打造一批影視歌曲、動漫産品、舞臺劇目、大型實景演出等文藝品牌、文化活動;打造一批沉浸式、體驗式的項目如《只有河南》《重逢洛陽》《印象太極》《黃帝千古情》等彰顯黃河文化精神的文藝精品;推出一批體現文化內涵、契合現代審美的黃河文化文創産品,讓黃河文化變得可看、可聽、可感,不斷豐富人們的物質和精神生活。

  3

  加強規劃引領講好新時代“黃河故事”

  “只有保護好、傳承好黃河文化遺産,才能為講好黃河歷史故事提供取之不盡、用之不絕的素材。”河南省社科院歷史與考古研究所副所長唐金培如説,黃河文化遺産涉及範圍大、內容多,要系統性梳理資源,建立權威性、動態性大數據庫;以黃河申報世界文化、自然遺産為統領,與沿線省區加強整體聯動,做好頂層設計、規劃引領。

  圍繞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2019年以來,河南省文旅廳加緊佈局謀劃建設黃河國家文化公園、黃河國家博物館等,專門成立了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專項規劃編制工作領導小組,抽調黃委會、省文物局等骨幹力量組成專班,安排專項資金,強力推進規劃編制工作。同時,還組建了有李伯謙、劉慶柱、王巍等專家學者擔任高級顧問的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專家委員會,確保規劃的科學性、權威性。

  下一步,將抓緊編制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規劃,同步推進“1+3”規劃體系。“1”即編制《河南省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規劃》;“3”指黃河流域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利用、文物保護利用、旅遊業高品質發展等3個專項規劃。

  講好“黃河故事”,還要著力做好品牌行銷推介。一句“四川,不僅僅有熊貓”,迎來無數遊客;一句“阿凡達很遠,張家界很近”,吸引眾多眼球。那麼,如何“老家河南,一個來了都説‘中’的地方”形象品牌熱起來、火起來,進一步擦亮文旅強省的名片?

  大家都知道,文化旅遊是典型的“眼球經濟”“形象經濟”,發展文旅産業必須強化品牌行銷。在省文旅廳看來,當務之急是完善提升河南省文旅品牌標識和品牌體系,叫響“老家河南”“少林功夫”“太極文化”等文旅品牌,塑造特色鮮明的旅遊目的地形象。

  加強頂層設計,注重協調聯動,推動旅遊宣傳提質擴面,加大宣傳力度,針對重點客源市場開展精準行銷;創新宣傳手段,製作旅遊形象片、宣傳冊,推動旅遊宣傳進酒店、進機場、進車站,上手機、上電視、上網絡,形成立體宣傳新格局。

  堅持線上線下結合,針對不同年齡階段、不同目標消費群體的興奮點,綜合運用新媒體行銷平臺,廣泛開展網絡直播、專題推廣,實現全天候、立體化行銷,精準化、個性化推送,提高品牌傳播感染力、穿透力。

  滔滔黃河水,錚錚華夏魂。千百年來,奔騰不息的黃河孕育了輝煌燦爛的華夏文明。如今,黃河文化正在激發億萬中原兒女的巨大潛能,必將匯聚成奮勇爭先、共謀出彩的強大正能量,書寫中原更加出彩的絢麗篇章。(河南日報記者 溫小娟)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