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關村創業大街構建創新高地 吸引海內外人才創業
2016-07-04 10:25:20  |  來源:國際在線  |  編輯:段雯婷

中關村創業大街

中關村創業大街。(北京海置科創科技服務有限公司供圖)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段雯婷):6月12日,中關村創業大街開街兩週年。兩年來,200多米長的中關村創業大街從本地運營到全球發展,從創業服務集聚區逐步成長為創新創業生態圈,吸納著多元的高新技術人才創新創業。

  截至目前,入駐中關村創業大街的創業服務機構從11家增加到45家,累計孵化創業團隊1000個,其中海歸團隊和外籍團隊超過150個,有483個團隊獲得融資。總融資額達到33.88億元。

  6月16日,中關村創業大街運營公司——北京海置科創科技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姚宏波在接受國際在線記者採訪時表示,中關村創業大街按照“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的方式,創新完善服務模式,吸引了眾多海內外擁有高技術、專業領域經驗的人才創新創業。

  服務一:將創業者領進門

  北京佳格天地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是一家通過對環境和農業大數據進行收集、處理、分析,提供解決方案的大數據應用公司。公司的大數據雲平臺産品已經比較成熟,目前已投入市場化運作。佳格公司從成立以來,就從國際頂級投資機構獲得千萬級人民幣投資,是一家全額內資企業。

顧竹博士

佳格公司的合夥人之一、曾在美國NASA工作的顧竹博士。(攝影 段雯婷)

  佳格公司的合夥人之一、曾在美國NASA工作的顧竹博士,多年來一直專注遙感影像的深度學習。他對公司現在的成績很滿意,慶倖自己走在了正確的創業道路上。顧竹在美國期間,認識了佳格公司創始人張弓和王蘊剛博士。他看到美國的衛星影像技術和農業氣象監測技術發展非常成熟,並且在美國農業領域應用比較廣泛。了解到國內的創業環境和創業政策利好,也懷揣著為中國農業發展帶入新思想和新概念的想法,顧竹回國加入佳格公司創業。

  “中關村創業大街能夠為創業團隊提供系列的服務,因此,一回國就與團隊到創業大街開始第一個項目。”顧竹在接受國際在線記者採訪時如是表示。顧竹介紹説,佳格公司在創立初期遇到了很多困難,辦公場地、硬體設施、人才招聘等方面都遇到了問題,不知道去哪找人才,找什麼樣的人才。而公司的創始人張弓、王蘊剛創業之前都是做科研工作,缺乏運營公司的相關經驗,對財務、稅務、國家扶持的政策的了解既不全面,也不知道從哪些具體政策中獲益。

  顧竹回憶説,入駐之初,創業大街就為創業團隊提供了硬體設施,解決了辦公問題。同時,還主動向創業團隊提供或推薦有價值的訊息,為創業者節省了大量的時間成本,併為創業團隊解讀相關領域的政策,組織培訓、和投資人見面等活動。

  據了解,中關村管理委員會、中關村創業大街經常為入駐街區的企業組織系列培訓、宣講、路演等活動。比如,佳格公司創始人王蘊剛就參加過Binggo咖啡舉辦的CEO培訓,該培訓可以全面系統地指導創業領導人如何去經營一個團隊和公司,當團隊發展到不同階段需要做什麼樣的事,需要注意什麼樣的問題,將創業者領進企業發展的大門。

中關村創業大街正式啟動全球創新青年領袖計劃

  6月14日,中關村創業大街正式啟動全球創新青年領袖計劃。(北京海置科創科技服務有限公司供圖)

  服務二:為創業者啟發思路

  稀土公司CEO陰明,是一位從英國劍橋歸來的九零後,他對創業有著樂觀平和的心態。在接受國際在線採訪時,陰明向記者回憶了自己如何走上了創業這條路。

  起初陰明對創業並沒抱太大的憧憬。在劍橋讀碩士時,陰明開發了一個叫“畢老師”的互聯網産品——留學數據庫。當有投資人對自己開發的項目感興趣時,陰明才發現,原來創業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由於“畢老師”項目做下去需要深入教育等領域去做相關的服務業務,而當時剛畢業的陰明缺乏相關經驗,便把這個項目出售給了一個教育機構,因此他也有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2015年,陰明開始在創業大街開發“稀土”項目。稀土項目是創業大街氪空間2期項目,隨後在北京成立稀土公司。陰明告訴記者,“‘稀土’意為‘稀缺領域’,互聯網領域缺乏稀有的高新技術和人才,我希望在這個領域能發掘到技術和人才。”陰明給稀土公司如是定位。稀土公司的主要業務是挖掘互聯網高品質的技術開發內容,以及高品質的技術開發人才,同時,將懂技術開發的專業人才匯聚起來,互相溝通。

  “公司發展到目前,經歷了兩輪融資,第二輪是2015年年底融資。現在估值數千萬元。”陰明表示,公司運營起來很不容易,創業大街在公司的成長之路上給予了很多的幫助。創業大街為創業者啟發思路、探索模式、尋找資源。街區創新創業的氛圍,能夠鼓勵創業者克服困難不斷前進,並在大街上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中關村創業大街成果展示區

中關村創業大街成果展示區。(攝影 段雯婷) 

 服務三:創業服務機構服務類型多元

  姚宏波向國際在線記者介紹,創業大街現有45家創業服務機構,他們的服務類型十分多元。既有專注教育培訓的聯想之星、創業黑馬、清華經管創業者加速器、北京大學創業訓練營,也有專注智慧硬體服務的京東+開放孵化器、硬派空間、IC咖啡、硬創邦;既有工業設計平臺洛可可,也有媒體傳播平臺創業邦;既有深耕國際孵化的盛景網聯加速器,也有股權眾籌平臺36氪、因果樹,還有天使投資平台北極光、洋蔥投等。創業大街多元的創業服務機構,能夠為創業者、投資人,尋找精準的服務。

  據記者了解,中關村創業大街正在積極引導全球創新創業資源集聚,努力提高國際化程度。創業大街還與大型跨國公司形成戰略合作關係,聯合開展創業項目跨境孵化。同時,還積極聯手大型企業、高校,共同構建開放創新平臺。

  6月14日,中關村創業大街正式啟動全球創新青年領袖計劃。該計劃由中關村創業大街聯合北京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因果樹等機構共同發佈,旨在搭建一個培養優秀創新青年的全球化平臺,引領全球青年創業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