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愛的恭王府“阿狸”。 徐楊祎 攝
中新網成都9月16日電 (記者 徐楊祎)“人們總覺得傳統和歷史離得太遙遠,但來自博物館的文化創意産品卻能拉近這個距離。”陜西華夏文創行銷部副部長李昂16日在成都接受記者採訪時如是説。
當日,為期4天的“第七屆中國博物館及相關産品與技術博覽會”在成都啟幕,吸引了264家博物館、200多家企業赴蓉參展。此次博覽會展區總面積40000平米,設置了16個板塊和4個專題展區。其中,博物館文創産品展區格外引人關注。
此次赴蓉參展,李昂攜帶了團隊與陜西歷史博物館、漢陽陵博物館、兵馬俑博物館等陜西省多家博物館合作推出的精品,包括葡萄花鳥紋香囊、漢禮嫻雅三品等。“今年上半年,我們一共研發了300多種産品,銷售情況也非常好。”李昂告訴記者,團隊與博物館之間的合作主要以授權為主,設計師會根據每家博物館不同的特點進行相應的設計,“讓觀眾購買一件文創産品,就能帶回一段歷史,帶走一段故事。”
日前,中國官方印發《關於推動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産品開發的若干意見》,明確要求深入發掘文化文物單位館藏文化資源,發展文化創意産業。這也是李昂和同行們把2016年稱作“文創元年”的主因。
“我們一直在做文創産品,以前主要以‘福’文化為主,特別受歡迎。”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副主任陳曉文告訴記者,隨著觀眾日益年輕化,加之他們對歷史並不太了解,因此恭王府於今年3月與卡通人物“阿狸”合作,以吸引更多的年輕人走進恭王府,了解清朝的歷史。
陳曉文説,“阿狸”是一個深受年輕人喜愛的現代形象,而恭王府是一個有著200多年曆史的“老地方”,“我們的合作本身就是一種探索和創新,希望未來能碰撞出更多的火花。”恭王府“阿狸”首批次研發了8個類別30種産品,並於今年7月15日正式售賣,“我們只在恭王府內進行線下銷售,還有很多‘阿狸’的愛好者都不知道有個特別的‘阿狸’。”
近年來,中國博物館人始終堅持文化創新,不僅創新文創産品的合作對象、合作方式、合作內容,就連銷售渠道也得以不斷開拓。從最早的博物館實體店購買,再到互聯網線上銷售,再是到人流聚集地開設專賣店等,創新始終在“路上”。
“我們可以通過觸摸屏,自行選擇商品,支付後,就能購買喜愛的文創産品了。”蘇州博物館文創主管蔣菡告訴記者,這個類似自助飲料購買機的文創産品自助售賣終端是蘇州博物館的一大創新,“有産品詳細的圖文介紹,還能進行博物館的問卷調查,功能還是比較豐富的。”
蔣菡説,目前這個自助售賣終端只在博物館館內擺放,“我們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能將這台機器放到機場、高鐵站、汽車站、商場,讓更多的人,能便捷地購買到來自博物館的文創産品,把博物館‘帶’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