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商務服務業聯合會與香港律師會簽署合作協議。 攝影 李勝蘭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李勝蘭):11月4日,在第二十屆北京·香港經濟合作研討洽談會期間,北京市商務委員會和香港貿易發展局共同舉辦了“聚焦新機遇,共享新商機”北京市服務業擴大開放新機遇暨京交會推介會。
本次推介會重點展示了北京市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工作運行一年來,在催生服務業新業態、創新體制機制等方面取得的新進展;同時推介京交會,吸引更多香港企業參加京交會,借助香港國際商貿平臺,推動京港兩地企業深度合作。
會上,北京市商務委員會和香港貿易發展局圍繞服務業擴大開放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北京商務服務業聯合會和香港律師會簽署合作協議;京港有關部門和商協會進行了專題推介;京港兩地有關專家學者作為訪談嘉賓,共同探討北京市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為京港服務業深度合作帶來的新機遇和新商機。
2015年5月5日,國務院批復同意北京市開展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北京成為全國首個、目前也是唯一一個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城市。試點批復一年多來,先後啟動實施118項試點任務,形成了一批全國首創或具有全國最優效果的試點舉措,為首都服務業高端化、國際化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
一是創造了更廣的投資領域。在服務業六大領域放寬市場準入,通過降低或取消外資股權比例限制、放寬經營資質和經營範圍限制,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外資控股飛機維修、外資銀行卡清算、混合所有制企業對外出版、公立醫院與社會資本合作辦醫等一批新業態不斷涌現,為廣大投資者帶來更多的投資機會和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二是創造了更好的發展條件。北京市根據服務業涵蓋領域廣、行業差異大的特點,構建與服務業和服務貿易發展相適應的監管模式,通過搭建“政府+社會”服務平臺、創立“産業定制”進出境監管等方式,積極發揮企業主體作用,推動社會共治,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條件。
三是創造了更優的發展環境。試點在投資環境、金融保障、人才發展、公共服務、信用建設等方面,不斷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外資備案審批登記一體化、“雙積分”信用系統、外籍人才“直通車”、無形資産融資租賃等一批政策出臺,逐步構建與發揮市場主體作用相配套的服務業軟環境,為企業營造公平公正的發展環境。
經過一年多的探索實踐,北京市率先構建了與經濟新常態相適應的服務業發展格局。2016年前三季度,北京市服務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産總值比重達81.8%;外商投資服務業踴躍,服務業實際利用外資119.8億美元,佔全市實際外資95%;對外投資增幅明顯,北京市企業累計境外直接投資額137.5億美元,同比增長94%;2016年上半年,服務貿易保持平穩增長態勢,貿易額佔全市對外貿易的比重近40%,高於全國平均水準20.5個百分點。全方位開放的服務主導型經濟發展格局進一步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