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由門頭溝區文化委員會與中國歌劇舞劇院聯合打造的大型原創民族舞劇《太平鼓聲聲》,在門頭溝區影劇院上演。
國際在線消息:11月29日,由北京門頭溝區文化委員會與中國歌劇舞劇院聯合打造的大型原創民族舞劇《太平鼓聲聲》,在門頭溝區影劇院上演。第十屆中國北京永定河文化節也在太平鼓聲聲中劃上了圓滿的句號。
舞劇《太平鼓聲聲》其中一章《傳承》演繹著要將來自民間原生態藝術形態京西太平鼓保留傳承下去。
據了解,第十屆中國北京永定河文化節自8月開幕以來,精心製作《一河永定》主題演出,藝術化地傳播了永定河六大文化,通過北京電視臺播出《永定河秘境之旅》系列片為公眾提供了永定河歷史人文地理坐標,創新舉辦西山雅集文化沙龍縱論西山文化傳承,舉辦大型原創永定河民樂音樂會唱響永定河的故事,推出永定河文化主題微動畫在網民中掀起傳播熱潮,這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與文化傳播內容,深入挖掘了永定河文化內涵,展現了永定河文化的獨特魅力。
據門頭溝區文化委員會主任常蓉表示,充分挖掘文化特色、推出原創文藝精品,一直是永定河文化節的重要宗旨。下一步我們將圍繞京津冀地區協同發展的國家戰略和《北京市“十三五”時期加強全國文化中心建設規劃》,在更大格局、更廣視野中審視永定河文化的價值,結合時代要求,在歷史文化保護、傳承與發展方面不懈努力,主動融入西山文化帶建設,保護、傳承好京西歷史文脈,在更高層面上打造好永定河文化品牌,整體塑造提升區域人文魅力,助力北京西山文化帶發展。
舞劇《太平鼓聲聲》在最後一章《輝煌》中將整個舞臺由門頭溝太平鼓本土藝人演繹。
據了解,京西太平鼓起源於唐代,表演時配合舞蹈動作敲擊鼓面,多用於祭祀、祈福的歌舞表演及民間歡慶新春佳節娛樂活動,是當地群眾自娛自樂、集體傳承、集體發展的傳統舞蹈形式。此種藝術形式在門頭溝地區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和廣泛的群眾基礎,舊曆除夕、燈節時當地民眾都會擊打著太平鼓並演唱、舞蹈,以求“五穀豐登,天下太平”。2006年,京西太平鼓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此次與中國歌劇舞劇院聯合打造大型原創太平鼓舞劇,是門頭溝區保護傳承發展京西太平鼓這一國家級非遺技藝的又一次新嘗試。舞劇總導演是來自中國歌劇舞劇院的編導孔德辛,她表示,京西太平鼓作為來自民間的藝術是不可或缺的藝術形態,這樣原生態的藝術越來越稀缺。作為青年導演,應有責任抓住文化的根,將這種稀有的原生態藝術形態保留傳承下去。基於這樣的創作理念,舞劇《太平鼓聲聲》在最後一章《輝煌》中將整個舞臺提供給了門頭溝太平鼓本土藝人。當門頭溝本土藝人和太平鼓技藝傳承人高宏祥一起敲打著太平鼓奔向舞臺,盡情演繹原汁原味的太平鼓技藝時,人們感受到的是一種來自民間、原生態文化的力量,是淳樸的京西百姓對國泰民安的深深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