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央行治理支付行業“二清”亂象
2017-11-24 09:25:18  |  來源:北京商報  |  編輯:許煬

  欺詐、洗錢、挪用商戶結算資金等風險不斷暴露的無證經營支付業務機構,從去年以來一直處於監管整治風暴的中心。作為一些無證機構暗中的幫手,違規提供支付清算服務的持證機構近期也上了“靶子”。

  監管風暴升級

  11月23日,一份央行近日下發的通知在支付圈內流傳。通知內容顯示,央行要求堅決切斷無證機構的支付業務渠道,全面檢查持證機構為無證機構提供支付清算服務的違規行為。有業內人士預計,這輪針對無證經營支付業務機構的整頓預計還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據這份全稱為《關於進一步加強無證經營支付業務整治工作的通知》顯示,央行要求加強對無證機構的整治,加大處罰力度,堅決切斷無證機構的支付業務渠道,並從嚴處罰違規為無證機構提供支付服務的市場主體。也就是説,本次專項整治的切入點是持證機構。

  檢查對象除了非銀行支付機構以外,還包括銀行金融機構、中國銀聯、農信銀資金清算中心、城市商業銀行資金清算中心以及同城清算系統運營機構、小額支付系統集中代收付中心運營機構。

  本次整治工作分為四個階段。2017年12月底前為持證機構自查自糾階斷。要全面梳理支付業務合作主體、支付服務介面開放情況。2018年2月底前為央行分支機構組織檢查階段。2018年4月底前為央行總行組織開展現場督查階段。2018年6月底前為處罰和總結階段。北京商報記者分別從一家機構和一位知情人士處證實了這份文件。

  屢禁難止的“二清”

  “二清”行為是本輪整治的一個重點。去年10月,央行有關負責人在開展非銀支付機構風險專項整治工作時指出,無證經營支付業務的行為中,就包括無證經營銀行卡收單核心業務,開展商戶資金清算,即所謂“二清”行為,此外還有無證經營網絡支付業務和無證經營多用途預付卡發行與受理。

  業內人士介紹,在第三方支付牌照暫停發放後,沒有拿到收單牌照的公司,只能在持牌收單機構下實際從事支付業務,即持牌收單機構先清算給這些公司,這些公司再清算給商戶。因為有兩次清算,所以行業裏就把這些公司叫做“二清公司”。在2015年底時,“二清公司”的數量已經是有銀行卡收單業務牌照的機構數量的近20倍。

  支付市場巨大的潛力令機構都想來分一杯羹。一位支付業人士表示,“二清公司”一般都是手裏掌握了一部分商戶資源的公司,因為沒法直接開展收單業務,所以需要找有牌照的收單機構合作。而收單機構為了減少發展商戶的成本,迅速提高交易量,也樂意和這些“二清公司”合作。

  城市商業銀行資金清算中心出現在此次檢查對象的名單中也引發關注。今年中,某銀行廈門清算中心緊急關停網關,一位不願具名的分析人士告訴北京商報記者,該中心就是因為涉嫌為沒有牌照的公司清算。

  整頓還將趨嚴

  無資質或者濫用資質的機構存在截留、挪用商戶資金的風險。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薛洪言直言,明知不可持續還要開展的業務,一般是抱著“撈一票就跑路”的心態,很容易發生卷款跑路或從事洗錢等非法行為,應該予以堅決取締。

  由此,業內人士認為,這一輪對無證經營支付業務的整治還會延續。易觀支付分析師王蓬博認為,預計整治還會延續較長一段時間。他提到,包括網聯的建立以及支付清算牌照的頒發等,都是行業正規化的表現,所以現在清理之前的亂像是正當時,也是監管機構逐步推進行業正規化的舉動。

  監管層也透露過這樣的信號。央行副行長范一飛日前表示,支付業務屬於重要的金融業務,要進一步扎牢政府監管的制度籠子,對支付業務全覆蓋,對違規行為零容忍。(北京商報記者 程維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