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目前金融科技的逐步發展,給監管機構也帶來諸多挑戰,中國證監會副主席姜洋在第11屆亞洲金融論壇上稱,中國在金融科技方面是引領世界未來方向的,但未來卻存在不少風險和挑戰,尤其應警惕市場上很多“挂羊頭賣狗肉”的公司,金融科技公司能否真正為實體經濟服務,將給監管機構帶來新的挑戰。
姜洋稱,中國在金融科技方面是引領世界未來方向的,但不可忽略三個方面的風險和挑戰:第一是業務應用上的風險。現在智慧化、網絡化非常發達,一個不慎的動作就可能帶來人工不可控制的風險,比如中國股票市場上,曾經就遇到過烏龍指事件,美國市場上也曾經遇到過2010年的閃崩事件,都是利用人工智慧、大數據和網絡技術等非人工因素導致的,所以這是一方面的風險。另一方面的風險來自違法違規的行為。資本市場、貨幣市場、金融市場都是圍繞錢、資金來開展的,對人來説是有違法違規的衝動的,在這種衝動的當下,監管機構應該如何在這種新的工具下治理這種違法違規的行為,是監管層面臨的挑戰。市場上有很多都是“挂羊頭賣狗肉”的所謂科技金融公司,不少都聲稱自己是“先進技術、先進科技”,但實際上,很多金融科技公司是否真正為實體經濟服務,如果只是為了自己的小團體獲取利益,那麼監管機構如何從監管理念上給投資者提供足夠保護,這是監管層面臨的挑戰。第三,大數據都集中出現,將會出現一些漏洞,這對於傳統監管理念來説,都是顛覆性的。
姜洋稱,監管理念非常重要,這一輪的金融科技將會推動下一輪經濟的增長和發展,從這個積極的態度來講,監管機構應該持有一個開放的態度,在監管上需要注意幾個問題:
第一,在監管理念上要確立金融科技是否為實體經濟服務,不能就金融論金融,如果金融只是為自己這個小團體,或是為自己的産品獲取一種利益,這對社會、對世界經濟、對投資者都是不負責任的,監管機構應該在理念上首先支援實體經濟。
其次,監管理念確認以後,應該怎樣引導新興的金融工具、金融市場的發展,這可能是顛覆性的,可以先試點監管,比如沙盒監管,可能有一些試驗性來逐步認識它的規律,同時也應該有一定的包容度,但是法規、規則需要先訂立,給市場一個明確的預期,此外,為經濟服務的大前提確定以後,監管規則也要跟上。
監管人員的技能和人力資源要跟上,否則無法知道市場在做什麼,如果監管人員沒有這方面的知識,沒有這方面的技能,而且沒有應對金融科技監管的科技手段,就無的放矢。
姜洋在主題演講中稱,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已經取得長足進展,但仍有很大發展空間,證監會將著力構建雙向開放新格局,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大幅度放寬行業準入限制,支持境內機構穩步推進國際化經營。深化境外上市制度改革,逐步完善QFII、RQFII制度,支持境內交易所、行業機構和上市公司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羅琦 張苑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