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區塊鏈:技術快速演進 監管需要加強
金融時報  2018-05-07 09:34:48

  如果有人問,當前最火爆的底層技術是什麼?區塊鏈將毫無疑問地當選“熱點之王”。這一技術優勢與未來的應用前景,吸引著大批的關注者。

  “區塊鏈作為繼互聯網革命之後最為顛覆性的創新,隨著區塊鏈底層技術和各基礎鏈的逐漸成熟,未來幾年,區塊鏈技術將逐漸應用到各大領域,區塊鏈將會再次改造傳統領域,這種改造可能比互聯網對傳統領域的改造還要徹底。”清華大學經管學院中國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何平在不久前舉辦的“清華大學區塊鏈應用與投資論壇”上表示。該論壇由清華大學經管學院中國金融研究中心和紙貴科技聯合主辦,百信銀行、清鏈學堂、清華MBA加密經濟俱樂部協辦。

  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姚前表示,區塊鏈技術有優點,也有缺點,仍在不斷發展演進中。目前看,區塊鏈若要實現真正落地,支撐實際業務,在技術層面仍需大量改進工作。同時,面對不斷演進的區塊鏈技術,還需要同步考慮相應的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以加強監管,防範風險。

  冷靜看待“火熱”區塊鏈

  在姚前看來,區塊鏈技術是以比特幣為代表的數字加密貨幣體系的核心支撐技術。區塊鏈技術的核心優勢是不再需要一個傳統的中心化機構,僅通過加密演算法、共識機制、時間戳等技術手段,在分佈式系統中實現了不依賴於某個信用中心的點對點交易、協調和協作,從而規避中心化機構普遍存在的數據安全、協同效率和風險控制等問題。

  在金融領域,金融機構特別是跨界金融機構的對賬、清算和結算的成本一直很高,並且有複雜的手工流程,而區塊鏈技術則具有數據不可篡改和可追溯性,有助於顯著提高支付業務的處理速度和效率,還使小額跨境支付成為可能。

  何平認為,區塊鏈的推廣對於金融體系、國際貿易、支付體系、企業商業模式都可能會産生巨大的影響。因此,進行區塊鏈的相關研究,可以為社會生産力的提升、生産關係的改善提供啟發,為相關政策和監管思路的形成提供參考。

  為更好地推動區塊鏈在金融領域的相關研究工作,清華大學經管學院與紙貴科技聯手成立的“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區塊鏈金融研究中心”在論壇舉辦當天也正式啟動,該研究中心將加速區塊鏈在商業領域的普及應用,促進科研創新與區塊鏈應用落地相結合。原工商銀行行長楊凱生出任該研究中心的聯席理事長。

  楊凱生坦言,清華大學經管學院成立區塊鏈金融研究中心是很有優勢的。他表示,希望研究中心除了現在對還沒有成熟的區塊鏈技術進行深入的研究,並且力求有所突破外,還可以先就公眾比較關心的問題做一些研究,以通俗易懂、簡明扼要的方式來進行知識的普及。他同時表示,對區塊鏈技術發展過程中的一些現象,無論是批評還是憧憬,都應該保持一種冷靜和平實的態度。

  應儘快推動區塊鏈監管體系建設

  姚前在分析了區塊鏈的優勢後,也指出了區塊鏈的明顯短板。比如,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區塊鏈的性能問題主要表現為吞吐量和存儲頻寬的能力遠不能滿足整個社會的支付需求。對此,楊凱生也坦言,比特幣交易結算每秒鐘可完成7、8筆到10筆,但坦率來説這個速度是銀行難以接受的,更是廣大客戶所無法承受的。

  姚前還談到由於公有鏈不能關停,其錯誤修復也異常棘手,一旦出現問題,尤其是安全漏洞,將非常致命。此外,如果區塊鏈需要承載更多的業務,比如登記實名資産,又或者通過智慧合約實現具體的借款合同,這些合同信息如何保存在區塊鏈上,驗證節點在不知曉具體合同信息的情況下如何執行合同等等,目前業內尚未有成熟方案。

  姚前表示,正因為區塊鏈技術存在的這些問題,使得目前監管者面臨的任務也並不輕鬆。他稱,面對不斷演進的區塊鏈技術,需要同步考慮相應的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以加強監管,防範風險。他表示,區塊鏈的應用在我國是走過彎路的,所以技術上不能受制於人,同時也還要促進區塊鏈應用的健康發展。

  區塊鏈要實現落地,支撐實際應用,這樣才可能成為未來金融基礎設施。姚前透露,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作為研究數字貨幣的主要機構,目前已經在制度層面開展了研究和探索,通過技術攻關,嘗試構建了創新成果和專利。

編輯:許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