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俄羅斯留學生志鵬在陜“求學記”:願成為中俄經貿合作橋梁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2019-12-10 13:55:12

   編者按:昔日,駝鈴聲聲,作為古代絲綢之路的起點,三秦大地上演繹了萬國來朝的輝煌;如今,面向世界,緊抓機遇,陜西正努力打造內陸對外開放新高地,譜寫追趕超越新篇章。站在對外開放的最前沿,陜西開放且包容,城市魅力不斷釋放。隨著“城市遠洋”步伐的加快,陜西日益彰顯出“國際范”,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外國留學生、海內外的行業精英進駐。結合陜西當下發展,國際在線陜西頻道特策劃“陜西 我們來了”專題報道,通過走近“新陜西人”,聆聽其與陜西共同發展的故事,向世界展示陜西的新活力、新形象。

  國際在線陜西報道(馮妍):“看我們乘風破浪,你可以繼續裝模作樣,把這首循環播放,在天空出現一段七彩波浪……”能用流利的中文有節奏地唱出這段中國説唱歌詞,還一直謙遜地説自己漢語水準差的,正是如今在西安交通大學攻讀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研究生的俄羅斯籍留學生志鵬。近日,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對志鵬進行了採訪,聆聽他來陜留學背後的故事。

  【陜西 我們來了 ②】俄羅斯留學生志鵬在陜“求學記”:願成為中俄經貿合作橋梁

  志鵬講述他在陜求學的經歷  攝影  李歐

  “當時,我想學一門外語,在選擇學法語還是漢語的時候,我的父親説‘法語特別簡單,你應該挑戰自己,要不要試一下學漢語?’從那以後,我就堅持學習了一年漢語。”志鵬追憶著他還在自己的祖國——俄羅斯讀本科時發生的場景繼續説道,“大學快畢業時,我決定來中國繼續學習漢語。我的老師推薦我一定要去陜西西安,因為它是中國非常著名的一座古都,在這裡我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國的歷史文化,有利於學好漢語。”2017年8月底,志鵬踏上了陜西這片土地,開啟了他在陜求學之旅。

【陜西 我們來了 ②】俄羅斯留學生志鵬在陜“求學記”:願成為中俄經貿合作橋梁

  志鵬(右一)和他的小夥伴們在華山山頂合影留念  供圖  志鵬

  “剛來到學校時,我的口語很差,根本沒法與同學們交流。但我的同學們很友善,總是盡可能地幫助我。”志鵬説。校園裏良好的學習氛圍和同學之間的互幫互助,漸漸讓志鵬消除了對陌生環境的不適應。

  為了學好漢語,課堂之外,志鵬還將自己的學習延伸到了多樣的社團活動之中。志鵬説:“我們學校的學生活動十分豐富,也給了留學生很多展示的機會和平臺。兩年來,我參加了不少活動,經常擔任主持人,這讓我收穫了很多。”志鵬還經常參加學校的“俄語與中文課”活動,通過同學們的分享,他對中國的了解越發深入,他也借助這個“小課堂”給他的同學們教授俄語,分享俄羅斯的風物人情。2019年5月,在陜西省教育廳和陜西省部分高校共同承辦的2019絲綢之路教育合作交流會上,志鵬被評為了“一帶一路”教育傳播大使。

  而在真正屬於他的個人時間,志鵬也總是“與中文相伴”。志鵬説:“我經常看中文電視劇、中文書籍,我們財務、金融等專業的教材我也讀中文版的,看到不會的我就自己記錄下來再去學習。”讀萬卷書,也要行萬里路,志鵬經常利用閒暇時間在陜西各處行走,登華山、參觀法門寺、行渭南、過咸陽……在深度了解陜西這塊厚土的同時,志鵬也將這裡悠久的歷史文化與地方特色介紹給他的親朋。

  “我的父親對歷史很感興趣,每次我跟他通電話,他總是對我説中國有五千多年的歷史,是一個很偉大的國家,你要在西安多學習它的文化。”志鵬説。隨著他對陜西了解的深入,他發現尊重父母、重視家庭是中俄兩國的共同之處。“中國有個成語叫做‘同甘共苦’,我覺得這個詞對中國和俄羅斯來説特別合適。”志鵬説。文化上的認同感,牽動著他想為兩國的合作發展出一份力。

  “今年暑假,我在中俄絲路創新園實習,我的工作就是為來自不同國家的企業提供諮詢服務,向他們介紹在這裡創辦企業的條件、要求及優惠政策。在這裡,我第一次對‘一帶一路’有了這樣直接的了解與參與。”志鵬説道。“雖然我的中文不是很好,但至少我可以聽懂,我可以給雙方進行語言翻譯,但並不是翻譯者,我想做中國和俄羅斯之間的一座橋梁,促成兩國貿易更多往來。”關於畢業後的工作方向,志鵬這樣構想著。

  【陜西 我們來了 ②】俄羅斯留學生志鵬在陜“求學記”:願成為中俄經貿合作橋梁

  志鵬(左)和他的朋友參觀法門寺  供圖  志鵬

編輯:趙瀅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