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個“高品質” 凸顯江蘇擔當
2018-01-23 09:03:26  |  來源:新華日報  |  編輯:羅毅

  黨的十九大作出了“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的科學論斷。江蘇省委十三屆三次全會明確,推動高品質發展,是江蘇作為東部發達省份必須扛起的重大責任。必須堅持經濟發展、改革開放、城鄉建設、文化建設、生態環境、人民生活六個“高品質”。

  以黨中央號召為遵循,按照省委最新部署,江蘇正積極推動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進行基本現代化建設新探索。

  追求品質第一 推動品質變革

  江蘇是經濟大省、製造業大省,在高品質發展階段需要牢固樹立品質第一的意識。激發企業活力、提升企業競爭力,才能激活高品質發展的微觀基礎。

  提升品牌力量,是高品質發展的重要方面。紅豆集團董事局主席兼CEO周海江認為,“品牌的一半是技術品質。紅豆集團去年共申報立項56個,與國內9家高校、國外1家高校建立合作關係,産學研合作為提高産品研發品質、提升産品附加值提供有力保障。”

  2017年徐工品牌出口總額同比增長80%以上。徐工集團董事長王民坦言,打響製造業國際品牌,要有“一根筋精神”,要保持一種激情,保持一份清醒。

  堅持優質發展、以質取勝,才能提質增效升級,企業實力更強、産業結構更優。盡江蘇我省製造業總量連續7年位居全國第一,但近幾年紡織、通用設備、家電、機床等部分優勢傳統産業競爭力弱化。對人工智能、量子通信、區塊鏈、基因工程等未來産業跟進不緊、搶位不快。

  産品供給品質,同樣面臨挑戰。製造領域關鍵零部件和中間品的國産配套水準較低,過分依賴進口。産品品種、品質、品牌與先進水準相比尚有一定差距,特別是國際知名品牌不多,整體品質競爭力有待提升。

  “供給品質不高是影響江蘇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軟肋,在最終消費品領域,産品品質與消費者高品質需求匹配度亟待提高。”江蘇省社科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黎峰認為,要堅持問題導向,破解主要行業的品質短板,在關鍵領域針對性進行科技攻關,在品質變革中尋求發展機遇,鼓勵企業在産品研發、市場行銷等方面向價值鏈高端延伸。

  以生産促消費,江蘇企業更加注重品牌培育和市場渠道建設,不斷提升産品品質和口碑。江蘇長江經濟帶研究院院長成長春教授説,品質變革是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必然規律,通過品質變革促進供需動態平衡,企業生産出更優質産品,社會可以得到更好服務,經濟也能更快增長。

  破除發展制約 加快效率變革

  推動江蘇省新時代高品質發展,加快效率變革尤顯重要。破除制約效率提升的各種體制機制障礙,市場主體的活力加速迸發。

  近日,江蘇政務服務改革87項創新成果發佈,涵蓋審批服務、公共資源交易、12345在線建設等改革措施,折射出全省在優化營商環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提升群眾滿意度等方面所做的努力。

  江蘇政務服務網去年1月試運行,6月正式上線,具備在線辦理10萬餘個政務服務事項的功能。這張網使“不見面”成為江蘇政務服務的特色。效率的提高,換來的是創新活力的釋放,是創業之花的遍地開放。

  適應新時代要求,我省積極探索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全面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發展實體經濟。“科技創新 40 條”“金融支持製造業發展 20 條”“振興實體經濟 26 條”……得益於一系列政策利好,我省工業企業利潤增速、産品價格、企業虧損面等向好回暖。去年1-11 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 33051.6 億元,同比增長 7.5%。

  “實現江蘇高品質發展的效率變革,既要培育發展新實體經濟等來振興提升實體經濟,也要實現現代金融與實體經濟協調發展。”江蘇省金融研究院院長吳先滿説,江蘇金融要回歸本源,為實體經濟提供資金服務,還要借助自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強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特別要服務科技創新、服務新經濟發展。

  來自人民銀行南京分行的數據表明,截至2017年末,全省製造業貸款餘額1.6萬億元,同比增長3.9%。金融支持製造業轉型升級取得階段性進展。

  江蘇長江産業經濟研究院院長劉志彪表示,去産能、去庫存、去杠桿,針對的都是實體經濟。實體經濟要提高生産率,把最有效資源配置到最有效崗位上,要鼓勵社會兼併,迅速實現産業轉型。

  效率變革,可以促進優質要素向新産業配置集聚。南京大學教授趙曙明認為,現階段企業競爭更多體現在個性化、多元化、定制化産品和服務上。圍繞提升資源配置效率,要重新審視社會資源再組合、再分配等現實問題,向專業化、分工化、互惠化等共享經濟借鑒。

  改善發展要素 強化動力變革

  不久前舉行的中國(江蘇)老字號博覽會上,“死而復生”的裕豐祥綢緞莊驚艷亮相,多個絲綢産品受到好評。作為這個“老字號”經營者的蘇豪絲綢文化公司市場部經理李春梅説,國有企業的機制活力,給了這個百年品牌鳳凰涅槃機會。是江蘇蘇豪控股集團在歷史文化遺産中,發掘出這塊金字招牌,重新註冊了商標。

  在實體經濟佔比超過80%的江蘇,各種新挑戰,讓發展動力的變革異常緊迫。

  “構建更有內生力的發展動能,是開發區轉型升級、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支撐。”江寧開發區管委會主任李萬平表示,重點培育創新發展這個第一動力,以南京“121”戰略實施為引領,在新型研發機構高品質落地、科技産業高水準招商、人才團隊高層次集聚上謀求新作為、新突破。堅守實體經濟發展,做好增量和存量兩篇文章,招引集聚一批龍頭旗艦項目,引導現有産業加大技改投入、加快産品創新,建設高端産業特色集聚區。

  人,是高品質發展最重要的支撐,也是動力變革的核心要素。有效激發人才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就能為發展提供不竭動力。在江蘇,各地不斷創新工作方式和政策,引導應用性研究高端人才向企業集聚。

  “互聯網+先進製造”新趨勢,使人才需求更高端、更緊迫。“我省要堅持分類指導、按需培養,加快建設一支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人才隊伍。”省經信委副主任戴躍強建議,建立與産業發展需求相一致的人才培養體系,用好各類人才,營造鼓勵創新精神、寬容失敗的氛圍。

  江蘇科研實力雄厚,但成果轉化率偏低,新材料領域僅有4.5%的技術處於全球領跑和並跑水準,先進製造領域尚無領跑技術。“既要鼓勵高校科研機構開放實驗設施,促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産快速轉化,也應引導企業建立和完善自有科技機構。”吳先滿説,要讓企業成為研發主體,加快研發成果的應用速度,讓更多科技活力成為高品質發展的動力。

  新時代,變革無處不在。與變革相隨,高品質發展的大幕已經在江蘇大地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