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地養地 重構田園鄉村
2018-01-23 09:39:38  |  來源:新華日報  |  編輯:羅毅

  原標題:以地養地,重構田園鄉村——對蘇南三地輪作休耕探索和實踐的調查

  嚴格保護耕地,擴大輪作休耕試點,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一項重要部署。2016年江蘇省率先在全國開展省級耕地輪作休耕試點,探索符合省情的輪作休耕技術模式和補貼機制。兩年來試點進展如何?實施成效怎樣?1月中旬,記者前往耕地少、土質較差的蘇南地區進行調查。

  輪作休耕,走向生態農業

  從2016年開始,江蘇省每年安排5000萬元財政資金用於耕地休養生息補貼,兩年來已在35個縣(市、區)試點,實施面積49.33萬畝。

  昆山市是我省輪作休耕先行先試地區,早在2015年就率先制定冬春生態休耕方案,提出“5年全市耕地輪作休耕一遍”,當年休耕面積3513.8畝,2016年休耕2.03萬畝。監測結果顯示:2015年小麥當季減少化肥用量79.74噸,2016年小麥當季減少化肥用量461.8噸,病蟲害降低10%-15%;通過輪作換茬,改種油菜,促進了觀光農業的發展,去年舉辦的“千燈油菜花節”每天吸引遊客數千人;由於輪作換茬和冬季曬垡,水稻播栽較往年提前一週左右結束。去年該市將輪作休耕試點面積擴大到4萬畝,是省級下達指標的2.66倍。

  “輪作休耕,不是簡單地拋荒或閒置、任其荒蕪。”昆山市農委副主任戴鼎説,將農業看作創意産業,除了提升農産品自身附加值,更注重産業功能的延伸,拓展休閒、體驗、度假等功能。昆山市專門成立了7個創意農業攻關組,進行生態、品牌、行銷、訂單農業等方面研究,通過輪作休耕,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加速農業向生態型、品質型方向發展,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在錦溪鎮朱浜村祝家甸、周莊鎮祁浜村三株浜和張浦鎮金華村北華翔3個省級特色田園鄉村,試點輪作休耕區域的輪作換茬成了一大看點。位於白蕩湖畔的朱浜村,將837畝輪作休耕計劃指標全部安排在以磚窯文化為背景的祝家甸文化館周邊,分別種了500畝油菜和337畝紅花草。“種油菜營造花海,可吸引人們踏青休閒觀光和消費,盤活地方經濟。”錦溪鎮農業服務中心副主任陸小鋒説,待花期一過即和紅花草深翻腐化,作為種植水稻的基肥,既少施肥、降低種植成本,又增加了土壤有機質含量。昆山市農委負責人滿懷憧憬地説,通過推進農業生態建設,兒時聽得見蛙聲、抓得到泥鰍、摸得著螃蟹那樣的田園景象,不會遙遠。

  綜合種養,提高農業産出

  “從30多年前包田到戶到現在,耕地就沒有深翻過。”剛從地裏幹活回來的宜興市周鐵鎮王茂村大橋組56歲種糧大戶楊正益説。2018年該鎮輪作休耕面積3000畝左右,其中村民自願冬閒耕地有五六百畝。

  記者調查發現,蘇南不少地方積極探索創新“水稻+N”等輪作技術新模式,出現不少稻蟹米、稻蝦米、稻鴨米等綠色農産品。昆山市錦溪鎮長雲村耕地由村農地股份合作社集體經營,2015年開始輪作休耕,全村1998畝耕地已基本輪休一遍。村裏採取稻鴨共作、稻蟹共作等綜合種養模式,收益遠高於單純種植水稻收入,稻鴨共作收入加上市裏500元/畝補貼,畝均收入達到5000元,稻蟹畝均收入也有3500元,今年將發展稻鴨共作500畝、稻蟹共作200畝。

  常州市金壇唐豐農機稻米專業合作社幾年前就對種植水稻田塊採取“休耕培肥”方式,種植紅花草翻耕漚肥,每畝投入160元,但合作社負責人丁滄宇認為值。“茬口比過去提前10天左右,收割相應提前,為新米搶佔市場贏得先機。”這家合作社生産銷售的品牌大米,最便宜的3.50元/斤,最高的賣到15元/斤,每畝凈賺800元-1000元,去年稻米銷售獲純利近80萬元。

  記者在陽澄湖畔的巴城省級綜合展示基地看到,分類種植的鴨茅、紅豆草、金花菜、二月蘭等18個景觀類綠肥品種出苗情況良好。“既可做綠肥,又可發展休閒觀光産業。”昆山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吳桂成博士説,待到三四月份春花爛漫時,將組織全市各區鎮和農合社負責人來此參觀挑選。

  試點擴面,還需政策加油

  去年秋季,常州市金壇區曾對輪作休耕進行調查,種糧大戶和經營主體普遍反映補貼力度小。該區作栽站站長季忠分析,大面積開展輪作休耕産生的種植綠肥、有機肥採購和機械作業等成本,是筆不小的開支,按目前省補種江蘇省制定的輪作休耕補貼標準,是根據近兩年小麥畝均純收益和保護性耕作成本進行綜合測算的,目前基礎補貼按照蘇南100元/畝,蘇中、蘇北150元/畝執行;疊加補貼根據休耕方式確定,按照輪作綠肥100元/畝、冬耕曬垡45元/畝、休耕培肥100元/畝執行。但小麥價格攀升,確實影響了部分試點種糧大戶的休耕熱情。

  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的陳震坦言,從省級層面來説,希望試點地區出臺相關配套政策,鼓勵擴大試點面積,減輕耕地利用強度,從根本上扭轉高投入、高産出、超負荷的運行模式,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目前,蘇南地區除蘇州市出臺了相應配套補貼政策和明確輪作休耕目標外,其他試點地區基本還處於“邊試邊看”的摸索狀態。

  由於財政補貼指標有限,農戶或合作社一般不會重復享受輪作休耕指標。如何探索豐富農戶申報實施與補償機制,形成政府主導和市場化相結合的制度安排,也是輪作休耕工作亟待破解的課題。昆山市淀山湖鎮金家莊村24組種糧大戶吳慰明直言,去年秋播時他想繼續休耕,但沒了指標,自行休耕也就沒了補貼。按照當地每畝600元租金四六開算,一季小麥休下來,120畝地需付3萬多元租金,沒補貼划不來,他還是種了小麥。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下一步,江蘇省將研究提高省級補貼標準,積極爭取財政支持擴大試點規模,鼓勵和推動市縣財政支持輪作休耕試點,為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