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書店悄然變劇場 跨界組合花樣多 轉型發展,書店要學會“講故事”
南京首部“書店劇”近日在南京大學鼓樓校區附近的萬象書坊上演。書坊中央,平時提供咖啡簡餐的區域被臨時改造成了“小劇場”,南京首家公益劇社“沁園劇社”表演的話劇《守歲》,吸引了近200位讀者觀看。“沒想到書店也能承擔劇場的功能!在塑造人們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希望書店能有更多這樣富有創意的‘打開方式’。”南大建築學院的一位話劇愛好者説。
走進萬象書坊、先鋒書店、大眾書局、鳳凰雲書坊24小時書店等南京多家書店,記者發現,實體書店正通過一系列的轉型實踐,敏銳捕捉讀者需求,在塑造城市文化空間的同時,也講述屬於書店自身的獨特故事。
從沙龍到劇場 書店轉型有主張
信息化時代,人們仍需要面對面的交流,實體書店就為這種各式各樣的精神文化活動提供了公共空間。
南京著名文化地標之一的先鋒書店,通過將名家與名家、名家與評論家之間的交流開放給讀者,並邀請讀者參與其中,為讀者搭建起了一座可供開放、探討、分享的公共性平臺。剛剛過去的元旦期間,先鋒書店五台山總店就舉辦了7場沙龍,特別是跨年當晚的音樂詩會,邀請了舒婷、廖偉棠、歐陽江河、余秀華等40余位詩人,吸引了超過8000名讀者報名。“常有人問,這個時代還有人讀詩嗎?這場詩歌盛會告訴了我答案。”居住在南京龍江附近的唐女士對記者説。如今,從書店官方公眾號上查詢近期沙龍信息,已成了唐女士的生活習慣。
除了沙龍、展覽,開張不久的鳳凰雲書坊24小時書店,還在開設“鳳凰雲書坊”匠人小課方面做出了新穎的探索。匠人手把手教做手賬、筆記本、書籤、卡包,心理治療師指導自我測評,這些課程不僅簡單易上手,也能夠起到愉悅身心、培育審美的作用。鳳凰雲書坊24小時書店藝術總監張馳告訴記者,雲書坊想要創造的,不僅是一個舒適的閱讀空間,更是一種被美學浸染的生活方式。
首次變身小劇場的萬象書坊,同樣為書店的發展開拓了另一種可能性。“在書店看話劇和到劇場看話劇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感覺,‘小劇場話劇’互動性強,觀眾的參與和反饋構成了表演的一部分,使讀者對書店的認識達到了新的層次,書店也變得更有凝聚力。”萬象書坊創始人魏明對記者説。
跨界組合 書店成為“實驗空間”
當書店日益集聚起豐富多彩的精神文化活動,書店本身就成為了探索性、實驗性的空間:它不僅是由圖書、文創、咖啡吧打造的閱讀場地,也試圖孕育嶄新的、更具有精神性的生活方式和業態,併為某些小眾的藝術形態走向大眾提供新的路徑。
“24小時文化生活不打烊”正是鳳凰雲書坊24小時書店為讀者呈現的生活的另一種可能。走進這間位於鬧市中央的書坊,“晝讀夜思,思在我在”“淺睡深夢,夢有留痕”的清新標語,讓讀者喧囂浮躁的心靈驟然寧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書坊開業後,總有讀者在這裡讀書到很晚。“其實24小時書店在國外很盛行,我們想,能不能把這樣一種生活方式引介到南京,讓白天忙碌的人們能夠度過一個有書香陪伴的夜晚?”
除了培育嶄新的生活方式,雲書坊還試圖向外整合起一系列的業態:24小時健身、24小時文化餐飲、24小時時尚便利……若讀書倦了,人們還可以走進旁邊的玄武湖湖底主題餐廳、新白話文餐廳,或到24小時健身房放鬆一下身心。如今,以雲書坊為核心的24小時夜經濟文化圈,正初步成形。
在書店跨界上演話劇,則讓人們看到書店在哺育新的藝術形態方面可能發揮的作用。南大社會學學者、群學書院運營總監陸遠告訴記者,策劃這出“書店劇”其實起源於自身對“咖啡劇”的長期關注:“咖啡劇是在西方很流行的一種表演模式,它把小劇場話劇的演出地點搬到咖啡館、酒吧,給觀眾帶來強烈的體驗感。現在我們把咖啡劇搬到了書店,成了‘書店劇’。”
對劇團來説,能擁有和近200位觀眾零距離互動、並迅速獲得反饋的演出機會,對自身的成長大有裨益。在《守歲》中飾演“阿弟”的大學生宋文植,是沁園劇社的骨幹,他説,“話劇在中國屬於比較小眾的藝術形態,特別像我們這些名氣不夠大的劇團,一直很難擁有演出機會。我們希望,未來能有更多合適的書店願意為話劇的發展提供舞臺。”
學會講故事 書店讓城市更具活力
實體書店的一系列“華麗轉身”,直接影響了整個城市文化空間的升級再造。江蘇大眾書局圖書文化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萬文傑,引用了一句名言形容書店與城市的關係:“‘書店是每座孤獨城市的出口’,只要一座城市仍有溫暖的書店安放人們的心靈,這個城市就不再是孤獨冰冷的。”
無論是舉辦沙龍、展覽,還是開設課程、演出話劇,書店通過凝聚起一系列的文化活動,成為一個城市的文化樣本,承載著城市的文脈和記憶。南京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席廣亮博士認為,這些充滿活力的探索,豐富著城市“第三空間”的營造:“除了作為居住、工作空間的第一、第二空間,現代人生活品質的提升,以及城市的多元性和活力更多地通過第三空間體現出來,書店正是第三空間營造中的重要構成要素。”
城市不能沒有書店,像南京這樣擁有瑰麗燦爛的文化遺産的城市,更不能少了實體書店的存在。在南京幾家知名書店走訪的過程中,記者發現,即使在受到網絡嚴重衝擊的情況下,實體書店依然吸引了一大批讀者。從北京來寧出差的周先生感慨,南京的書店不僅多,文化氛圍也好。“先鋒書店那句‘大地上的異鄉者’早已成了聯結無數讀者的隱秘符號,人們懷著對書籍的敬仰和對世界人生的思索,來到這同一個地方。”
看來,實體書店想要獲得長遠的發展,最終需要凝聚起讀者的感情和他們對這家書店的記憶。換言之,書店應通過豐富多彩又各具特色的文化探索,講述屬於它們自己的故事。從某種意義上説,在書店上演的話劇《守歲》並不只關乎一家人守歲的故事,更關乎這家書店自身的故事,那就是:在書店裏你不僅可以期待和好書相遇,還有機會邂逅一場直擊人心的話劇,從中看見自己的生活和更廣闊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