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更好地預防和儘早篩查肺癌,2月3日,作為江蘇省內首家肺結節診治示範基地的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率先啟動愛肺公益行動,同時國內首家肺結節健康之家也正式落戶該院。中大醫院呼吸內科負責人朱曉莉主任醫師指出,愛肺公益行動是由該院呼吸科牽頭,覆蓋蘇皖兩省至少50家醫院以上,並設立公益基金,符合相應資助條件的貧困患者可免費進行肺癌早篩。
數據:盲目做CT篩查和外科手術者少了,選擇多學科聯合門診的多了
中大醫院2016年和2017年肺結節就診數據結果顯示:2016年接受CT篩查肺結節人數達9482人次,而2017年肺結節CT篩查人數減少至8361人次,呈現下降趨勢,説明公眾對選擇低劑量CT篩查隨訪更客觀;相較2016年,2017到門診(包括呼吸科和胸心外科)就診肺結節的患者人數明顯增多,達到了1100人;2016年因肺結節住院的病人有236人,其中通過手術治療的患者有141人,確診是肺癌患者有82人。而2017年因肺結節住院病人有305人,其中通過手術治療的患者有175人,確診是肺癌的患者有155人。
朱曉莉主任醫師分析指出,從近兩年的數據對比看,肺結節患者就醫日趨理性,過分恐慌感逐漸減少,盲目選擇外科手術人數也呈下降趨勢。2017年前往醫院肺結節門診就診的肺結節患者明顯增多,但少了很多盲目去做CT的患者。特別令人可喜的是,越來越多的病人開始客觀全面對待肺結節,選擇到醫院肺結節多學科聯合門診(MDT)接受多學科診療的人群越來越多,進而在決定是否要進行手術治療的判斷上更加科學。肺結節經多學科會診後建議手術的病人,術後診斷肺癌的準確率更高,以中大醫院為例,肺結節患者手術後病理診斷為肺癌的比例高達98%。
案例:肺部小結節不重視,兩年後兩肺都轉移了
70歲李奶奶兩年前體檢意外查出患有肺結節,約1.2×1.1釐米大小,並提示有肺佔位。該院呼吸內科韓淑華副主任醫師建議李奶奶做增強CT檢查,進一步明確診斷,並建議1個月後能來復查。可是過了一個月,患者李奶奶沒有如約來到醫院。兩年後患者出現咳嗽等不適症狀,才來到中大醫院就診,此事為時已晚。經過進一步CT診斷,原來李奶奶兩肺都已經轉移,失去了最佳手術機會。韓淑華副主任醫師介紹,如果李奶奶兩年前能積極配合早篩,如果確診是早期肺癌,通過手術就能治愈,拖到現在雖然用靶向藥物治療維持,但生存期會明顯縮短,十足可惜。
“癌症有很多種,可是對於肺癌而言,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死亡率是佔癌症首位的。這是因為約有三分之二肺癌患者就診時已是晚期,失去手術機會。在過去沒有靶向藥物治療時,晚期肺癌患者基本是死刑緩期一年執行。現在有了靶向藥物治療,即使治療花費幾十萬甚至數百萬,患者基本是死刑緩期兩年左右執行。”朱曉莉主任醫師説。
愛心:中大攜手蘇皖50多家醫院,啟動愛肺公益行動
為了更好地預防肺癌,呼籲公眾客觀對待肺結節,科學做好肺結節早期篩查和定期隨訪工作。2月3日,作為江蘇省內首家肺結節診治示範基地的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率先啟動愛肺公益行動,同時成立了國內首家肺結節健康之家。朱曉莉主任醫師指出,愛肺公益行動是由中大醫院呼吸科牽頭,覆蓋蘇皖兩省至少50家醫院;設立公益基金,符合相應資助條件的貧困患者可在醫生的指導下,申請免費進行肺癌早篩等檢查及諮詢;建立肺結節人群的電子隨防檔案,逐步與基層醫院信息化共享;定期進行病人宣教、前往基層醫院(集團醫院)進行培訓、開展肺結節相關讀書報告會以及通過媒體對市民進行宣教,讓更多百姓獲益。
肺癌早診斷早治療對於延長生存非常關鍵,而基層醫生在肺癌早診早治方面同樣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2016年7月17日,南京地區首個中國肺癌防治聯盟肺結節診治分中心落戶中大醫院;2017年9月2日 ,中國肺癌防治聯盟授予中大醫院為江蘇省內首家肺結節診治示範基地,同時25家中大醫院集團基層肺結節診治中心揭牌成立。朱曉莉主任醫師指出,<5毫米的微小結節可以在基層醫院管理;5-10 毫米的小結節可以在有診治經驗的醫院如中國肺癌防治聯盟肺結節診治分中心管理;≥10 毫米的肺結節則應該儘早診斷,及時治療。
愛肺公益行動有助提升基層醫療機構對肺癌的早篩及早期管理能力,方便肺癌患者在上下級醫院間的轉診聯動。如今國內國首家肺結節健康之家落戶中大醫院,可謂是錦上添花,通過患教活動讓更多的肺結節人群能客觀正確看待肺結節,不可忽視但又不必過分恐慌。
診治:結節小的可選非手術活檢,疑難雜症多學科會診很關鍵
據悉,肺結節是早期肺癌的表現,分良性、惡性兩種。良性的結節找出病因,對症藥物治療,多發的是感染後的肉芽囊腫。如果是惡性結節,是需要手術治療的。那到底如何判定肺結節的良惡性呢?朱曉莉主任醫師介紹,對於8毫米以下的小結節,可通過支氣管鏡徑向超聲結合超細氣管鏡、經皮肺穿刺等方式非手術活檢來判定良惡性。
“對於肺結節患者中高度疑似腫瘤的,中大醫院肺結節診治示範基地每週四採用多學科會診(MDT)的模式,以呼吸內科、胸心外科、醫學影像科、病理科等科室專家為主要成員,囊括了腫瘤科、檢驗科、介入科、核醫學科等科室專家,對疑難雜症患者進行惡性概率分析,並制定具體治療方案,避免過度治療。”朱曉莉主任醫師説,多學科會診可以減少不必要的手術。
提醒:高危人群需定期做低劑量螺旋CT檢查
近些年,肺結節檢出率越來越高的原因在於,過去肺部體檢主要是拍X光片,但X片對於小于1釐米的結節有時難以發現。現在,越來越多的單位體檢都是低劑量螺旋CT,連2毫米以上的結節都能發現,所以檢出率就高了。
朱曉莉主任醫師指出,對於普通人來説,盲目、過度體檢是沒有必要的,需要避免過度治療。而對於肺癌高危人群是需要每年做低劑量螺旋CT檢查的。所謂的“肺癌高危人群”,即40歲以上、吸煙≥20包/年,其中也包括曾經吸煙,但戒煙時間不足15年者以及環境或高危職業暴露史(如石棉、鈹、鈾、氡等接觸者)、合併有慢性阻塞性肺病、瀰漫性肺纖維化或既往有肺結核病史、罹患惡性腫瘤或肺癌家族史。
專家指出,如果體檢中發現肺結節,不要過度驚慌,因為大部分的肺結節都是良性的,但也不要太過忽視,應及時就醫,在醫生建議下進行如胸部CT定期隨訪、纖維支氣管鏡、CT定位下穿刺、痰細胞檢查等進一步明確診斷,避免早期肺癌拖成晚期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