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江浦老廟會“新”花怒放
2018-02-13 10:43:42  |  來源:新華日報  |  編輯:羅毅

  原標題:開埠已逾六百年 再現當年繁華景 清江浦老廟會“新”花怒放

  熱熱鬧鬧迎新春,歡歡喜喜過大年。春節前後,淮安市又將盛大上演一場民俗文化“饕餮盛宴”——清江浦廟會。歷經數百年演進,廟會已經成為當地人過春節必不可少的一道精神大餐和民俗記憶品牌。記者帶著好奇,走進清江浦,先期領略這裡獨特的民俗文化和非遺技藝的魅力。

  在廟會主辦地,文廟已散發出濃濃的年味,氣球高懸,彩帶飄舞,大紅燈籠、中國結舉目皆是,人們正在為即將到來的廟會忙碌著。在一家名為“花意空間裝飾”店舖前,絢麗繽紛的裝飾花吸引了過往市民駐足挑選。走進店內,60多平方米的小屋滿眼是花,店主朱麗告訴記者,她以做軟裝為主,主營裝飾花,兼營幹花,店內有各種造型的花幾十種。聽説今年的廟會規模大,主打“花”,故此她花了幾千元,備了3棵裝飾用桃花樹放置在店前,烘托節日喜慶、吉祥的氣氛。

  在文廟門前廣場上,正在現場指揮工人安裝臨時帳篷的淮安市清江浦投資建設有限公司董事長石昆介紹,2018年廟會突出“花”主題,屆時將有數萬盆各式各樣的花裝扮一新。

  清江浦開埠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有南船北馬、九省通衢、天下糧倉等美譽。明清時,以清江浦為重要組成部分的淮安,與揚州、蘇州、杭州並稱運河沿線的“四大都市”“東南四都”,有“中國運河之都”的稱號。

  從2010年起,中斷和沉寂多年的清江浦廟會,正式由政府牽頭主辦。通過挖掘和創新,擁有數百年曆史的傳統文化再顯神韻,熠熠生輝。透過一張廟會節目單,記者看到內容可謂豐富多彩:現代舞蹈、國學祈福;踩高蹺、威風大鼓、花燈巡遊、烙鐵畫、耍猴子等民俗展演,也有古玩、字畫等高雅藝術;既有年貨大街,也有寫春聯、打醬油等傳統習俗,還有相親會、攝影比賽、隨手拍等互動、參與活動。在省淮海劇團排練現場,正逢廟會開場“三部曲”陳瑄開埠、拉縴過大閘、乾隆登禦碼頭節目綵排。記者注意到,整臺節目氣氛熱烈,儀式感強,再現了昔日清江浦開埠後的繁華場景。

  清江浦的花因花街而出名,儘管時過境遷,花街早已難尋往日痕跡,但花街非遺展現場,陳列展示的絹花、絲網花、布花、紙花、結繩花、絨花、葉雕花、倣生線花等數十種手工扎花,令人眼花繚亂,應接不暇。商家還創造性地將扎花技藝應用到食品生産中,變幻出形態各異的糖花,讓小朋友們愛不釋手。“留住民俗文化的根,保留心中那片鄉愁。”活動總策劃,清江浦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蔣風雲透露,區裏將成立文旅集聚區,建非遺展館,培訓、傳承、展示、展銷非遺作品,成立非遺講習所,推動非遺文化進課堂。目前當地從事手工扎花的民間非遺傳承人有十多人。

  在蛋雕技藝傳承人吳小琦的工作室,花鳥、蟲魚、臉譜,一隻只蛋雕作品栩栩如生,既有雞蛋、鴨蛋、鵝蛋,也有駝鳥蛋。將禽蛋鑽孔掏空,再在蛋殼表面雕刻精美圖案,便成了一件極具欣賞和收藏價值的蛋雕藝術品。蛋雕技藝已被列入淮安市非遺傳承項目,吳小琦也因貢獻突出,被評為“淮安大師”“江蘇名人”,其蛋雕作品近日在“首屆‘水韻江蘇’旅遊産品博覽會”上,榮獲最佳才藝展示獎。吳小琦告訴記者,自己在傳承中,融入了創新元素,如雕刻、掐絲等。由於蛋雕耗費時間長,一件蛋雕作品起碼需要三五天,且易碎,難保存,一般都是為客戶定制,或用於展示,沒有庫存。他們現正在趕制以金湖荷花和淮安市花月季花為主題的蛋雕作品,爭取在廟會前趕制五六個。

  記者了解到,為讓困難群眾分享廟會的歡樂氛圍,清江浦區還特地印製了面值10元、20元的小吃券20萬元,購買了9萬餘元的大禮包450份,發放給2000名困難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