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江蘇頻道消息:黨的十八大以來,生態文明建設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發展生態經濟,既是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戰略思想、貫徹“兩聚一高”戰略部署的時代要求,也是泰州發展的內在需要,更是發揮泰州優勢的題中之義。
2017年5月9日,泰州市召開創建動員大會,啟動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創建工作,積極探索生態文明和綠色發展新路。2017年11月11日召開的全市生態經濟發展大會提出,著力構建“2+1”兩片一帶生態經濟總體功能佈局,努力把泰州裏下河地區打造成具有獨特魅力和影響力的詩意棲居大公園、水韻江蘇新樣板,把長江經濟帶泰州段打造成生態環境優美、高端産業集聚、港口城市生態融合的全省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把城北生態經濟帶打造成全市現代農業發展核心區、中心城市“後花園”、觀光休閒好去處。2017年12月7日,江蘇省發改委印發《泰州市裏下河生態經濟示範區發展規劃》,這標誌著江蘇“1+3”重點功能區戰略實施以來,全省首個生態經濟示範區發展規劃正式落地,泰州這項工作走在前列。
裏下河地區 致力將生態優勢轉變為發展優勢富民優勢
泰州裏下河地區是江蘇中部的 “鍋底洼”,是全省“1+3”功能區劃分的關鍵節點,涵蓋興化全境及姜堰8個鄉鎮,有20多個湖泊湖蕩、1萬多條河流,形成“七分地、三分水”的格局。
裏下河地區生態優勢明顯,但環境承受能力脆弱,長期以來經濟發展相對滯後。2017年6月,泰州市制定規劃啟動裏下河生態經濟示範區建設。打造裏下河生態經濟示範區,不是單純保護不去發展,而是要在保護中發展,打通“綠水青山”至“金山銀山”的高速路。
生態是興化的金字招牌,更是福蔭子孫的寶貴家底。如何將生態優勢轉變為發展優勢、富民優勢?著力發展品牌農業、設施農業和觀光農業,全面推進全域旅遊發展,興化正走出一條生態富民小康路。2017年4月,興化入圍全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綜合發展實力十強縣。千垛菜花、水上森林、萬畝荷塘等一批特色旅遊品牌越叫越響。統計顯示,興化已有2000多戶農民參與生態旅遊接待,僅農家樂就有110多家。2017年接待遊客650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58億元。
“我愛溱湖風光好,地上的花草空中的鳥,空氣新鮮湖水清,白鷺灰鷺喳喳叫……”這首由姜堰溱湖船娘徐五林自編自唱的泰州民歌,唱出溱潼的美景,也唱出旅遊業給當地農民帶來的美好生活。僅溱潼古鎮旅遊業,近年來就已帶動就業1萬多人,農民年均增收4000多元。
建立以綠色、循環、可持續發展為導向的綠色發展指標體系,是打造生態經濟示範區的關鍵舉措。泰州市2016年著手推動裏下河地區鄉鎮實行差別化考核試點,興化市、姜堰區先後出臺差別化考核試行辦法,分別對生態紅線保護區域面積較大的6個鄉鎮和5個鎮街實行差別化考核,調整生態環境和GDP考核比重。2017年,姜堰嚴格按照差別化考核辦法考核兌現,沈高、羅塘、溱潼在年度考核中獲得加分。興化更是將差別化考核範圍從6個鄉鎮擴大到27個鄉鎮(街道)。
眼下,泰州市裏下河地區正積極構建四大綠色富民産業鏈——強化一二三産融合,積極打造現代農業産業鏈;強化全域旅遊示範,加快構建生態旅遊産業鏈;強化存量綠色智慧轉型,加快建設綠色新材料産業鏈;強化生態+大健康,加快建設健康服務業産業鏈。
長江經濟帶 努力把産業高地建成生態高地
在打造全省生態經濟示範區的大背景下,泰州方向明確: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始終將長江生態保護和修復擺在重要位置,堅持走生態綠色發展之路。對已開發利用的岸線資源加強整合,做到集約高效利用,使其發揮最大效益;對尚未開發的岸線資源加大保護力度,更加注重環境效益,不斷拓展生態功能。
長江經濟帶打造生態發展示範區,關鍵在於合理佈局沿江生産、生態、生活空間,加快沿江産業轉型升級,突出抓好沿江化工整治。2017年以來,泰州市沿江各地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朝著打造全省生態文明的示範區、率先轉型的引領區、融合發展的先行區目標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靖江市劃出近20公里的長江岸線,專門用於建設生態濕地和公園,提出“永久不開發”。2017年10月30日,央視《焦點訪談》播出《新時代 新征程》系列節目之“美麗中國”專題,片中多處出現靖江沿江生態保護的鏡頭,點讚靖江設立“不開發區”的理念。2018年1月6日出版的《人民日報》還刊文點讚靖江生態建設成果。
泰興在力促沿江綠色發展、轉型升級方面打出“重拳”。該市2017年完成關停並轉化工生産企業53家,計劃到2018年將化工生産企業控制在100家以內。以泰興經濟開發區為例,園區計劃兩年關閉化工企業25家,其中2017年已完成16家,取而代之的是低碳環保、高科技項目,將有力推動園區綠色轉型。
2017年,高港區積極推進重點排污企業刷卡排污系統建設。目前,揚子江藥業集團、港城污水處理有限公司已完成刷卡排污系統建設,實現刷卡排污。
城北生態經濟帶 打造中心城市“後花園”
城北生態經濟帶位於中心城市北翼,包括市農業開發區和海陵、姜堰新通揚運河以北區域。相關區域是裏下河與沿江片區的連接帶,也是近10年來泰州市重點打造的生態農業走廊,區域內基礎設施完備、生態環境良好、産業融合度較高。
旅遊是該生態經濟帶重點打造的一大亮點。2017年以來,城北生態經濟帶加快推進全域旅遊建設,實施以麒麟路、紅旗大道、溱湖大道及沈馬線為骨架的城北生態景觀帶建設工程,打造“十里花海、百里綠廊”,構建生態經濟、綠色産業發展高地。依託溱湖5A級景區龍頭作用,充分利用河橫村生態環境“全球500佳”影響,推動秋雪湖生態景區、海陵農業園區等提檔升級。發展以參與體驗、科普教育、農家美食、休閒娛樂、民俗文化等特色農家樂。加快發展攝影會展、養生美食、健身康養等特色鄉村旅遊,打造一批休閒觀光為主的休閒農業企業,大力發展創意休閒農業。目前,城北生態經濟帶旅遊品牌初步形成。
2017年國慶期間,佔地200畝的麒麟灣鳳凰花海項目建成開放,這也是海陵區種植規模最大、鮮花品類最多、花期時間最長的花海項目。位於市農業開發區的秋雪湖景區,2017年舉辦了首屆吉祥花展,不僅展出了牡丹花、鬱金香、芝櫻、蘭花等吉祥花卉,同時舉辦吉祥花卉攝影比賽、散文大賽、吉祥工藝美術展、吉祥書畫主題展等,為下一步打造“泰州吉祥文化園”奠定基礎。姜堰深化“環水”生態系統修復,進一步改善濕地生態環境,構築生態旅遊優勢,2017年繼續舉辦亞洲盃鐵人三項賽,全面提升了旅遊影響力和知名度。
2017年11月出臺的《泰州市城北生態經濟帶建設意見》為城北生態經濟帶發展指明瞭方向。意見提出,城北生態經濟帶將建成中心城市的後花園、休閒觀光的好去處、外地遊客的目的地、生態經濟和現代農業的引領區、城鄉融合發展的展示區。
特色田園鄉村 5個村入圍首批省試點
2017年4月底,時任江蘇省委書記李強在興化調研時,首次提出建設特色田園鄉村的要求。作為特色田園鄉村“首提地”,泰州市迅速行動。
為從實從緊從快抓好特色田園鄉村試點建設工作,泰州市強化頂層設計,成立組織協調機構和專門班子,細化責任分工,並逐步探索建立健全工作例會、現場辦公、掛鉤聯繫、專家聯繫、督查通報等工作機制。此外,泰州市還組織召開特色田園鄉村建設專家諮詢會,邀請來自我國生態保護、城鄉規劃、建築設計、産業發展等領域的專家學者,從生態保護、城鄉規劃、鄉土建築、鄉村文化、旅遊開發、鄉村建設等不同角度,為泰州市特色田園鄉村建設把脈問診、出謀劃策。2017年8月底,全省首批特色田園鄉村試點公佈,全市5個村成功入圍,入圍試點村莊數量居全省前列。同時,泰州市又部署6個村申報省第二批特色田園鄉村試點。此外,泰州市還啟動了10個市級特色田園鄉村的試點建設工作。
近期,泰州市出臺的《特色田園鄉村建設行動計劃》提出,要按照“産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著力形成令人嚮往的田園景觀、特色鮮明的鄉愁文化、致富農民的特色産業、配套便利的公共服務,加快展現“生態優、村莊美、産業特、農民富、集體強、鄉風好”的現實模樣。“十三五”期間,以自然村落為單元,重點培育和建設省級試點10個左右、市級試點10個左右,各市(區)建設特色田園鄉村8至10個。(供稿 泰州市委宣傳部 張小燕 編輯 陳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