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方發力探路 推動結構調整
2018-03-08 10:20:06  |  來源:新華日報  |  編輯:羅毅

  原標題:農民為種什麼養什麼困惑,專家支招——多方發力探路,推動結構調整

  最近,一些種糧大戶、家庭農場主陸續給《新華日報》記者打電話,訴説目前調整結構中的困惑。有的種糧大戶説,糧食最低收購價下調了,不能再像以前那樣種植普通水稻了,必須轉變為綠色種植,可一個家庭農場總共幾百畝地,即使註冊了商標,若打不出知名度,仍然賣不出好價錢;現在市場上看起來各類農産品供應充足,要是不種糧食改種別的經濟作物,又怕到時出現銷售難。

  農産品供應一會兒多了、一會兒少了,這種波動情況一直困擾著農業發展和農民生産。江蘇省著名農技專家趙亞夫對《新華日報》記者説,十多年來他也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現在種植技術普遍提高,關鍵在於農産品如何賣出好價錢。

  “我覺得首先要解決一個適度規模經營的問題。”他説,前幾年中央鼓勵發展家庭農場,為什麼要在農場前加上“家庭”兩個字,是有深意的。顧名思義,家庭農場要以家族勞動力為主。以蘇南地區為例,夫妻倆種兩三百畝糧食,除了播種和收穫期間借用社會化服務的農機外,平時不雇人,因為現在用人成本很高。通常年景下,即使糧食價格有所下降,還是能獲得比較穩定的收益。

  其次是拉長産業鏈條。江蘇省農委合作處負責人説,因為所需投入較大,依靠單個的家庭農場很難實現全産業鏈,但如果把家庭農場組織起來、成立合作社,力量就大得多,內部可以分工,至少可以做初加工比如糧食加工。現在種糧大戶和家庭農場絕大多數停留在出售原糧的階段,一畝糧食能賺三四百元就不錯了,而加工企業每公斤大米平均可賺近三毛錢,攤到每畝地上,也有300多元,還可以真正體現優質品種賣優價,抵禦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的能力也強得多。現在省內有些規模較大的合作社已經這樣做了,農戶收入穩定且逐年增長,這種做法值得推廣。

  説到讓農民憂心的銷售難題,趙亞夫認為,隨著城鄉居民收入水準的提高,現在農産品市場格局也有所改變,中高端農産品需求變得相當大。但他發現,眼下想買中高端農産品的消費者找不到合適的、信得過的産品,而生産中高端農産品的農民對接不了消費群體。從日本、韓國和我國台灣地區一些做法來看,只有做好品牌這一途徑。不少農民有一種認識誤區,以為註冊了商標就算有品牌了,其實商標只是品牌的基礎。現在農産品商標並不少,但過於分散、形不成合力,也就打不響品牌。要改變這種現狀,需要多方整合、形成拳頭。我省那些叫得響的農産品品牌,很多就是整合出來的。

  如果不種糧食,可以種些什麼呢?趙亞夫認為,發展應時果蔬是路徑之一,這是由省情特色決定的——我省地域面積較小,人口密度大,不易保鮮的果蔬比如草莓、葡萄、水蜜桃、藍莓等消費量大,城市周邊地區如果有配套的農家樂,方便消費者雙休日開車前來,農戶在田頭就能賣掉一大批産品。這些應時果蔬的種植面積不必大,但花色品種要多,最好一年四季都有供應,從而鎖定一批消費者。

  農業産業結構調整是一項艱難的選擇,很多人要看到實實在在的效益才會下定決心。泗洪縣委副書記武聯曾告訴《新華日報》記者,8年前,該縣西南崗地區種植了一批薄殼山核桃作為扶貧項目,2017年開始進入盛果期,每棵樹結的果子能賣2000多元,每畝有十幾棵,江蘇省林業部門測定結果是畝均效益超過1萬元。“這種樹果子值錢、木質高級,可以説‘全身都是寶’,這是我們當初引種這種油料植物的主要原因。”武聯説,一開始種植這種樹時,當地農民幾乎都抱懷疑態度,怕幾年沒産出、怕今後的效益沒有專家説的那麼好。其實,種下薄殼山核桃的頭幾年裏,完全可以套種山芋等作物,這兩年果子開始産出,農民一看效益這麼好,不用政府動員就紛紛種了。就在3月初,西南崗地區的農民已經種下2萬多畝薄殼山核桃。“政府不能強制農民調結構,但是可以引導。”武聯説,將來種植規模更大以後,相關産業鏈也將逐步形成。

  在結構調整中,基層農技工作者也能起到很好的示範作用。溧陽市社渚鎮本非水網密集地區,但現在已是全國青蝦養殖名鎮。鎮農服中心負責人黃志兵説,起初十幾名農技人員除了平時給農民提供技術服務外,帶頭在自家承包地裏養青蝦。這些年來小龍蝦和青蝦的市場行情一直比較好,周邊農民因此紛紛效倣。現在全鎮養殖面積已有5萬多畝,還建起華東地區最大的青蝦批發專業市場,當地蝦農有了定價話語權。“看起來結構調整比較難,其實路徑還是多的,就看怎麼為農民帶路了。”黃志兵説,農技人員懂技術、對市場信息較敏感、跟農民又貼近,由他們帶路是很適合的。 本報記者 朱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