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的關鍵一年。精準扶貧,將助推江蘇高水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2018年的全國兩會上,來自江蘇的代表委員格外關注相關話題。
精準“企業+”,助貧困戶脫貧
企業作為社會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參與精準扶貧責無旁貸。不少代表委員表示,自己和所在企業將在精準扶貧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實現自身社會價值。
全國人大代表、廣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利平説,“發展企業、造福桑梓”是許多企業家創業的內在動力和鄉土鄉情的自然流露。他建議國家創新産業扶貧幫扶模式,開展“企業+農戶”“企業+基地+農戶”“企業+合作社+農戶”等模式。企業應更多與建檔立卡貧困戶合作,結合結對村的資源稟賦,因地制宜,流轉土地、集中整治、發展産業、反租倒包,提升農業生産效率,帶動貧困戶就地就業脫貧增收。
“精準扶貧既要‘授人以魚’,更要‘授人以漁’,精準把握地區特點,幫助解決發展中的難點,最大限度發揮企業優勢、形成扶貧規模效應。”全國政協委員、三胞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袁亞非認為,民營企業具有敏銳的市場反應能力,扶貧除了給資金、給補助,更重要的是發揮産業優勢,精準幫助貧困地區開拓思路、謀劃發展、促進就業,從“外部輸血”向“內部造血”轉變,真正從根子上解決貧困問題。
“政府要加強對貧困縣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特別是重點支持冷鏈物流等與農副産品上行息息相關的特色基礎設施建設,從捐贈扶貧、銷售扶貧向産業扶貧、就業扶貧、創業扶貧及集體經濟增收扶貧等模式轉變。”全國人大代表、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説,政府、企業應共同為貧困戶提供啟動資金和服務,將幫扶方的收益投入扶貧公益基金,讓産業扶貧與公益扶貧形成良性循環。
致富增收,“關鍵少數”引好路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説到底,關鍵在人”。代表委員指出,在脫貧攻堅關鍵時期,要緊抓農村帶頭人這個“關鍵少數”,為農民致富增收加速助力。
“與民共富才是真的富。”全國人大代表、沭陽縣廟頭鎮聚賢村黨委書記、江蘇蘇北花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生,發起成立沭陽縣花木協會並擔任會長。在協會和領頭企業帶動下,沭陽苗木種植模式由單一向多樣化轉變,目前從業人員已達25萬人。農戶對滯銷苗木進行修剪加工,使其價格大幅提升、銷量迅速增加。
李生建起花卉苗木基地,通過電商平臺引導網上花卉店舖擴大銷量,帶動低收入群眾脫貧致富,2011年以來每年解決3000余人就業,間接帶動花木産業收入達10多億元。近年來,他又建立全國勞模精準扶貧産業項目脫貧示範基地,簽訂“勞模企業家+基地+貧困戶”合作協議,通過種植花卉苗木發展高效農業,帶動村集體創收和19戶貧困戶脫貧。
江蘇固城湖青松水産專業合作聯社成立最初面積不過千畝、社員不足百人,如今已覆蓋23家成員合作社、3000多名螃蟹養殖戶,銷售收入是以前的127倍。“扶貧致富,黨員要發揮模範帶頭作用。”全國人大代表、青松水産專業合作聯社黨委書記、理事長邢青松介紹説,近年來他們將25名黨員培養成致富能手,將7名致富能手發展成黨員,成立黨員服務中心,建起黨員義工隊,組織黨員爭當“黨員示範戶”“黨員養殖戶”“黨員銷售標兵”,每名黨員結對一戶困難家庭、聯繫一名社員,實行資金幫扶、科技幫教、行銷幫帶,不少人成為社員致富的“領航員”。
“農村地區面臨資源少、人才少的困境,需要大力發展集體經濟,將集體資源轉化為集體資産、集體資産轉化為集體資本,實現規模化、集約化、市場化的經營和管理,使農民共享改革發展紅利。”全國人大代表、張家港市南豐鎮永聯村黨委書記吳惠芳説,村裏九成以上村民過上城鎮化生活。村裏成立勞務公司,組織從土地上解放出來的農民到周邊企業打工,但目前大多從事保潔、保綠、保安等低技術含量崗位,勞動效率偏低,“全力提高農民就業能力,是我們下一步工作的關鍵”。
嚴格制度,打通“最後一公里”
“陽光扶貧”要讓“假貧”出局,更要讓“真貧”真正享受到扶貧的陽光溫暖,嚴格制度管理,以多重舉措打通精準扶貧“最後一公里”。
“我們把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強弱項、補短板,持續發力,久久為功,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確保2019年底所有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戶人均純收入6000元以上。”全國人大代表、鹽城市大豐區區長宋勇説。
大豐扶貧注重扶志、扶資、扶智相結合。“全區‘十三五’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戶共10329戶、18128人,佔總人口的2.5%。目前,4986戶、8452人已脫貧,脫貧率達46.6%,3個省定經濟薄弱村全部達標。”宋勇認為,好政策讓貧困戶堅定脫貧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區裏開展“陽光扶貧”,逐戶登門核查信息,摸清底數實情,保證“一個不少、一戶不落”;因地制宜、因人而異,發展接地氣、門檻低的“短平快”産業項目,發放創業、扶貧小額貸款8.5億元,幫助貧困戶建立穩定增收渠道。
“徐州在全省率先出臺對縣級黨委和政府扶貧開發工作考核意見,以考核引導突破、倒逼落實。”全國人大代表、徐州市市長周鐵根説,徐州建立組織、協調、督查“三大體系”,對發現未完成計劃任務、違反扶貧資金管理使用規定、弄虛作假等情形的,堅決予以問責。“我們充分發揮政府投入的主導作用,大力推廣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政府購買服務等模式,拓展多元化投入渠道。嚴格執行扶貧資金報賬制和公示公告制,堅決避免違法違紀和侵害群眾利益行為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