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讓“雙創”成為充分就業新動能
2018-03-12 09:32:09  |  來源:新華日報  |  編輯:羅毅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過去5年,江蘇就業形勢平穩,年均城鎮新增就業超過140萬人,位居全國前三;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3%以內,低於全國平均水準1個百分點。

  “著力促進就業創業”寫進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並成為2018年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準的首要任務。對標新要求,江蘇該如何展現新作為?

  政策引領確保重點群體就業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人社廳廳長、江蘇省委組織部副部長、江蘇省行政學院副院長戴元湖介紹説,江蘇省委十三屆三次全會和江蘇省政府工作報告部署中,提出“更高品質和更充分就業”目標,將大力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和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全面完成城鎮新增就業110萬人、城鎮調查失業率5%以內、城鎮登記失業率4%以內等年度任務,確保就業大局總體穩定。

  “2018年江蘇將落實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加強與經濟政策的聯動銜接,開展就業創業政策落實年、失業保險援企穩崗等活動,加快推行就業政策‘不見面’申領,擴大政策受惠面。”戴元湖表示,江蘇將全力保障重點群體就業,促進新生代農民工轉移就業,有序穩妥推進去産能企業職工分流安置,實施精準就業扶貧工程和低技能勞動者就業新起點行動,統籌做好就業困難人員、退役軍人、殘疾人和婦女等群體就業工作。“2018年江蘇省高校畢業生將達56.2萬人,再創新高。我們將啟動青年就業啟航行動,實施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創業引領、基層成長3項計劃,開發不少於45萬個適合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崗位和2萬個就業見習崗位,進一步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工作。”

  加強高校“雙創”教育改革

  如何促進高校畢業生充分就業?在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江蘇省委會副主委、南通大學校長施衛東看來,需要多措並舉,形成合力。高校加強大學生就業指導,鼓勵畢業生服務國家發展戰略,引導畢業生到基層就業,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多方拓展就業渠道,比如通過對接國家發展戰略需求,結合“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引導畢業生到重點領域就業;鼓勵畢業生到新興領域就業創業,到社會組織就業,到國際組織實習任職,拓展就業渠道。強化就業服務,對離校後還沒有就業的、家庭困難、殘疾畢業生等進行重點幫扶,“私人訂制”就業方案,提供崗位信息、職業指導、培訓見習等服務。

  他認為,高校應把創業創新教育改革作為高等教育綜合改革的重要突破口,為畢業生創業創新開闢“綠色通道”。加快發展眾創空間,提升創業創新服務保障能力,多種形式扶持大學生自主創業。同時,落實優惠政策,放大省級新興産業創業引導基金、天使投資引導資金效應,設立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基金,為高校畢業生創業提供股權投資、融資擔保等服務。

  建立人社部門、教育主管部門和高等院校等多方協同的“互聯網+就業創業”服務平臺。打通壁壘、互聯互通、整合資源,加大推進力度,逐步實現智慧匹配、服務精準、標準統一、架構統一、覆蓋全面、共建共享、多級管理、多方協同的就業創業服務平臺。

  鼓勵更多人家門口創業就業

  “促進‘充分就業’,維度不妨多一些。”全國人大代表、建湖縣天和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魯曼説。

  “我就是鹽城‘515’人才引進計劃的受益者。”魯曼説,鹽城2013年頒布鼓勵高校畢業生來鹽城就業創業的政策。近年來,建湖出臺多項政策,在項目建設、開業指導、融資支持、用地用電、稅費減免、創業培訓等方面給予支持,2017年,建湖當地大學生創業417人,涉及機械製造、現代農業、電商服務等多個領域。“創業學生多了,需要的勞動力多了,自然也帶動不少當地人就業。”

  魯曼的另一個身份,是江蘇軍曼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這是她與同為返鄉大學生的老公創辦的公司。2015年初,“軍曼”公司創辦創業平臺“鄉旮旯眾創空間”,兩年來在省內外組織近百場次活動,引領各地3700多個高校畢業生、回鄉人員、留守婦女等人員進入創業團隊。公司還投入天使投資資金500萬元、創業基金300萬元,用於扶持創客。

  “國家曾多次出臺文件,為返鄉創業大學生提供政策。不過,目前對返鄉下鄉大學生創業扶持引導依舊不夠,大學生返鄉創新創業組織化程度不高、資金缺乏、政府相關部門之間協作對接還不夠。”魯曼建議,加強組織化程度,開發一些符合低碳經濟、啟運資金需求少、適宜大學生的創業項目;開展創業知識和技能培訓,通過設立專項培訓資金,對返鄉大學生進行高層次多需求的免費培訓指導;進一步加強融資支持,鼓勵金融機構開發符合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創新需求的信貸産品,提高創業擔保貸款額度等,緩解返鄉下鄉大學生融資難題。讓更多人放心地返鄉,在家門口創業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