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臺上台下 信仰的力量隔空交匯
2018-03-14 09:00:01  |  來源:新華日報  |  編輯:羅毅

  原標題:臺上台下,信仰的力量隔空交匯 話劇《雨花臺》昨在中央黨校專場演出震撼人心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ea2d870f-8b04-45f4-9e69-12406755010e

話劇《雨花臺》演出現場。 新華報業全媒體記者 余萍 攝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bb522d91-6fd8-48e1-b8e8-0d1f1f31b117

話劇《雨花臺》演出現場。 新華報業全媒體記者 余萍 攝

  當臺上雄壯的《國際歌》四起,雨花臺英烈們拖著沉重的腳鐐,毅然決然地朝著熊熊烈火走去……台下,是一雙雙噙滿淚水的眼睛。臺上台下,信仰的力量隔空交匯。

  3月13日晚,由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中共南京市委、中共中央黨校圖書館主辦,南京市話劇團演出的話劇《雨花臺》專場會演在中共中央黨校舉行,黨校全體學員和教職員工感受到了一場特殊黨性教育和忠誠教育。

  2014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調研期間指出:在雨花臺留下姓名的烈士就有1519名,他們的事跡展示了共産黨人的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為民犧牲的大無畏精神。要用好用活這些豐富的黨史資源,使之成為激勵人民不斷開拓前進的強大精神力量。

  真實的力量最為動人,《雨花臺》中每一個人物就是他歷史上本來的樣子。上世紀30年代的某一天,南京雨花臺附近的一座監獄內,以惲代英為首的一群“雨花英烈”,為保護隱藏在敵人內部的紅色特工“寶爾”,並將最新的作戰情報送出監獄,與敵人鬥智鬥勇,面對威逼利誘,毫不動搖,最後集體赴難。“國不可以不救。他人不去救,則唯靠我自己;他人不能救,則唯靠我自己;他人不下真心救,則唯靠我自己……”這段臺詞就出自惲代英寫給胡適的信。劇中,共産黨人為民犧牲的大無畏精神、堅定的理想信念,不斷震撼著觀眾的內心。“立足新時代,更不應忘記以雨花臺精神為代表的紅色文化,尤其是黨的幹部,在決勝全面小康的今天,更加不能喪失革命精神!” 中央黨校中共黨史教研部副主任李慶剛教授説,雨花臺精神內涵豐富,包括對黨絕對忠誠、堅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為民犧牲的大無畏精神,這些精神都應該落實到具體工作中去。

  雨花英烈們犧牲時大多在青春年華。“最小的才16歲,在這些年少的英烈身上展現了青春擔當的精神品格,是我們特別需要繼承和發揚的。”中央黨校全國黨校系統教學骨幹研修班學員、南京市委黨校經濟學教研部主任李桂華,被一幕幕共産黨人英勇就義的畫面深深觸動,“在他們生命被處決的那一刻沒有絲毫的恐懼和動搖,對如此年輕的生命即便有再多的留戀和不捨,在信仰面前都可以棄之不顧。這就是信仰的力量!”

  “雨花烈士浩氣長存、精神永垂,他們身上有堅貞不屈、舍生取義的精神,有大智大勇、善於鬥爭的精神,有顧全大局、勇於擔當的精神。這些精神的根源歸結起來在於共産黨人對黨的絕對忠誠,對共産主義的絕對信仰。”中央黨校中青二班學員、雲南省委組織部部務委員蔡祥榮説,只有絕對的信仰,才能産生絕對的忠誠。也只有絕對的信仰和絕對的忠誠,才能讓他們為了真理和信仰而獻出自己的一切,包括最寶貴的生命。“這就是我們共産黨人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和精神家園,我們一定要保護好、傳承好這種精神,讓這種精神不斷發揚光大。”

  進入新時代,雨花臺精神更加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對中央黨校黨的建設教研部主任張志明教授來説,這部話劇並不陌生,這並不是他第一次觀看,但每次看後都依舊心潮澎湃,心生感慨,“《雨花臺》將習近平總書記説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展現得淋漓盡致,如果我們全民族、全黨、全社會都能凝聚起這種信仰,那就一定能夠形成十九大報告中所説的‘一種磅薄的力量’。”張志明説,期待《雨花臺》全國巡演,希望通過紅色文化的弘揚,喚醒人們的精神力量。

  話劇《雨花臺》自2015年9月首演以來,在全國各地已演出110多場,獲得社會各界廣泛讚譽。2017年9月,榮獲中宣部第十四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