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共享“花”開 為經濟增添新動能
2018-03-14 09:03:49  |  來源:新華日報  |  編輯:羅毅

  原標題:經濟發展高品質·培育發展新動能④ 共享“花”開,為經濟增添新動能

  滴滴打車、餓了麼外賣、共享充電寶……近年來,由共享單車引發的共享經濟在産品分享、空間分享、知識技能分享、勞務分享、資金分享和生産能力分享等領域全面開花,成為經濟的新增長點。

  供需快速匹配,共享改變生活

  共享經濟,是指利用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以使用權分享為主要特徵的新型經濟形態,它整合了各類分散的資源,是實現供需雙方快速匹配的最優化資源配置方式。

  共享經濟經歷了2014年、2015年的興起,2016年、2017年的爆發,2018年的逐漸回歸理性,在市場的檢驗中快速發展。2月27日,國家信息中心分享經濟研究中心、中國互聯網協會分享經濟工作委員會聯合發佈的信息顯示,2017年我國共享經濟市場交易額約為49205億元,比上年增長47.2%;提供共享經濟服務的服務者人數約為7000萬人,比上年增加1000萬人;城鎮每100個新增就業人員中,就有約10人是共享經濟企業新雇用員工。

  55歲的連雲港市贛榆區沙河鎮農民李家民沒有意識到,他的春雨農機合作社正是時下最火的共享經濟。“糧食烘乾機、播種機、收割機等農機都是季節性使用,家庭農場租用比自購更划算。”李家民説,合作社有20多名社員,烘乾稻穀每噸收費100元,農民不需要買機器,就可以將收上來的稻穀立即烘乾。

  卡車司機湯明旭借助共享經濟平臺獲得了更多的生意。“常年跑物流,過去一個月起碼有十天是空車回程。”湯明旭説,自從他在運滿滿平臺註冊之後,空車的情況幾乎沒有了,收入也從原來每月六七千元,提高到一兩萬元。2018年春節,他一直忙到臘月二十六才回老家過年。“往年臘月沒生意,2018年忙得開心呢!”

  江蘇省社科院區域現代化研究院副研究員王樹華認為,共享經濟作為信息社會發展趨勢下現代服務業的典型形式,強調“使用而不佔有”和“不使用即浪費”兩大理念,崇尚最佳體驗與物盡其用的新消費觀和發展觀,體現以人為本和可持續發展的經濟發展觀念。

  從消費向産業延伸,拓展共享空間

  相對於傳統經濟活動,共享經濟在提供社會服務産品時,具有低成本、低門檻、低污染,高效率、高體驗、高可信度的明顯優勢。據權威部門預測,未來五年,我國共享經濟有望保持年均30%以上的高速增長,農業、教育、醫療、養老等領域有可能成為共享經濟的新“風口”。

  作為“獨角獸”企業,自2013年成立至今的運滿滿,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整車運力調度平臺和智慧物流信息平臺之一,徹底改變了傳統物流行業“小、亂、散、差”的現狀,使配貨時間由2.27天下降到0.38天,月行駛里程由9000公里上升到12000公里。運滿滿創始人、CEO張暉説,物流是實體經濟的重要環節,公司通過對運力的共享優化,進行實時、智慧、高效的匹配調度,實現降本增效和節能減排的雙重效益。他認為,共享經濟具有很強的馬太效應,非常容易形成大平臺。“因為供給側門檻降低,且可提供內容的多樣性,供給資源豐富,需求方得到極大滿足,很多共享經濟平臺因此由存量平臺變成增量平臺。”

  “租賃”,是共享經濟的顯著特點之一。王樹華認為,雖然現在共享經濟多應用在消費領域,但只有向産業領域、製造業領域以及製造服務領域延伸,才會擁有更大發展空間。“創新其實是生産要素重新組合,通過分享、協作的方式搞創新,門檻更低、成本更小、速度更快,能夠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王樹華説,共享經濟的思維方式和模式應用於生産製造等領域之後,生産要素的社會化使用更為便利,企業和個人按需租用設備、廠房以及閒置生産能力,會在更大範圍內實現生産要素與生産條件的最優組合,讓創新變得更容易。同時,也可以降低創新創業的風險。

  發展共享經濟,江蘇需揚長補短

  共享經濟的發展,離不開互聯網、雲計算和大數據等支撐。從全國範圍來看,共享經濟的企業多集中在北京、上海、廣東、浙江等地,作為經濟大省的江蘇,共享經濟發展與這些省份相比尚有較大差距,如何揚長補短,將共享經濟打造為新的經濟增長極?

  張暉認為,當前共享經濟發展面臨著法律法規不適應、公共數據獲取難、統計監測體系亟待建立等共性問題,尤其需要關注誠信、網絡信息安全問題。“目前共享經濟平臺都是分佈在垂直行業裏,對既有互聯網思維、又有專業領域技能的人才需求強烈,江蘇校企可著重培育這樣的人才。”

  王樹華認為,發展共享經濟、培育獨角獸企業,需要滿足四個特徵:一是企業所處的行業市場規模足夠大;二是産業鏈下游企業總數繁多且分散,呈現“大行業、小企業”的特性;三是産業的生産、採購、分銷等環節鏈過長,信息化程度低;四是用戶在這個行業有明顯的技術升級和消費升級的需求。“相對於江蘇的人才資源和經濟規模,共享經濟企業數量仍有很大上升空間,關鍵要為平臺企業創造更加寬鬆的條件。”

  帶著互聯網金融的因子,多個領域的共享經濟平臺不斷上演著創業、倒逼、並購等現象,監管問題也更加突出。王樹華認為,政府部門、平臺企業、産業聯盟及行業協會、用戶群體等都是共享經濟監管體系中不可或缺的多元化協同主體。其中,共享經濟平臺通過建立完善的準入制度、交易規則、品質安全保障、風險控制、信用評價機制、用戶信息保護等大數據監管體系,成為協同監管的重要組成部分。適應共享經濟新業態,需要給予市場充分的調整與發育時間,把握好技術創新帶來的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