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一人擔綱“中國夢·絲路情”全部作曲,江蘇籍作曲家王咏梅——我想用音符譜寫出時代的美好
近日,一場“中國夢·絲路情”組歌專題音樂會在北京音樂廳上演。音樂會匯聚了閻維文、廖昌永、呂薇等眾多國內一線歌唱家,既展現了崛起中的大國應有的氣度風範,又憑藉優美動聽的旋律真正地戳中人心。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組作品中的全部11首歌曲,均由江蘇籍知名作曲家王咏梅譜寫完成。在接受《新華日報》記者專訪時,這位年輕女作曲家深情地説:“音樂是發乎心靈的歌唱,我親身感受到這個美好的時代,所以想用音符譜寫出時代的美好。”
駝鈴又響 中國夢綻放在絲綢路上
“跟著駝鈴再邁開東方的腳步,想給一路的山水都畫上插圖,要讓冰冷的戈壁也成為熱土,每一個黎明都誕生出了祝福……”這首由著名詞作家車行作詞、王咏梅作曲的《再走上絲綢之路》,旋律活潑明媚,洋溢著俏皮的絲路風情,透過一條絲路的變遷徐徐展開了華夏文明綿延發展的畫卷。《趕上好時代》《夢在我心裏》則歌咏“加速的復興號”和“飛天的嫦娥”,旋律歡快愉悅、朗朗上口,這些出自“中國夢·絲路情”組歌的作品無不與時代同頻共振,顯示了優秀文藝工作者自覺的使命擔當。
“2012年習總書記提出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中國夢,2013年又提出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我親身見證了祖國的日新月異和人民的幸福生活,創作反映這兩大主題的音樂作品就成了縈繞我心中的一個夙願。”王咏梅説。她的想法和老搭檔車行不謀而合,於是她邀請包括車行在內的國內一流詞曲作家、交響樂團、歌唱家加入,最終誕生了“中國夢·絲路情”大型組歌作品。
對王咏梅來説,中國夢也是深植于江蘇人民心中的夢想。江蘇處於“一帶一路”重要交匯點上,擁有“東海名郡”之美譽的連雲港更是溝通南北、聯結東西的重要節點城市,面臨著無限的發展機遇。作為一位從連雲港灌南縣柴米河畔走出的作曲家,王咏梅渴望通過文藝作品的形式,展現家鄉翻天覆地的變化,創作這樣的大型音樂作品就成了音符的自然流淌和情感的自由抒發。
發乎心靈 主旋律作品靠真情動人心
16歲就在省級刊物發表作曲作品,以優異成績畢業于南京藝術學院,多年來王咏梅創作了《和諧中國》《美麗家園》《祖國在我心中》《今宵共舉杯》《我要回家》《祝福你,北京奧運》等膾炙人口的作品,其風格或磅薄大氣、催人奮進,或優美舒展、娓娓動聽。與車行合作、朱之文演唱、入選2012年春晚的那首著名歌曲《我要回家》則低徊婉轉,不知擊中了多少遊子的歸心,她的很多作品多次在全國獲得金獎、捧得桂冠。著名指揮家譚利華評價説,一部好的主旋律音樂作品是發自內心的讚美,具有頑強的生命力、生活的哲理性和朗朗上口的美感,這幾點在王咏梅的音樂裏全部具備。
王咏梅的所有作品幾乎都是對生活的讚美和對時代的謳歌。“我的音樂裏只有快樂、祝福、感恩。我從小生活在一個被愛包圍的家庭,在工作中、生活中,時時感受到的是人與人之間的善意和關愛,所以不管走到哪,我只想放聲歌唱,真誠讚美,歌唱美麗的家鄉,讚美幸福的時代。”
多年來,王咏梅創作了上千首歌曲,被譽為中國音樂創作的“多面手和快手”,但無論取得多麼高的成就,故鄉是她永遠的牽掛。紮根故土、感受人民的喜怒哀樂,這讓她的作品實實在在地打動人心。
“當年從南藝畢業時,我有機會到更高的學府深造,但那時父母年邁多病,我必須留下來陪他們。”回憶起這段往事,王咏梅的眼睛有些濕潤。那時她白天在縣城學校教書,晚上騎行25公里路回家照顧父母,夜裏則在檯燈下埋頭創作,憑藉深厚的生活經驗積累和“貼著大地飛翔”的創作姿態,她寫出了一大批情感真摯、有血有肉的作品。“創作最好的狀態就是用心去感悟生活、體味現實,只有先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王咏梅説。
紮根生活 文藝要為美好時代放歌
獻歌奧運會和世界盃,勾勒人民幸福美好生活,響應祖國“一帶一路”倡議……多年來,王咏梅的作品始終緊跟時代步伐,從她筆尖流淌出的音符,給五湖四海帶去了生命的活力。王咏梅説,生活在這個美好時代的文藝工作者,應當為時代立言、為人民放歌,這是使命更是榮譽。
對作品時代性和人民性的追求,不應以犧牲藝術性為代價,在這一點上,王咏梅有著清醒的認識。如何尋找真正有生命力的旋律?在創作“中國夢·絲路情”大型組歌時,王咏梅走進“一帶一路”沿線城市采風,親身浸潤在當地的風土民情中,收集、研究了大量帶有西域民族元素的歌曲,試著把民族、通俗、時尚、流行元素融為一體,傾注到筆尖的旋律中。翻開王咏梅的朋友圈不難發現,日常生活中的王咏梅也時時刻刻保持著敏銳的心靈,家鄉的一草一木、大自然的春去秋來,以及鄉民的精神面貌、喜怒哀樂,無不撥動著她的心弦,化作從心底流淌出的音符。
“中國夢·絲路情”組歌專題音樂會在京圓滿落幕,對王咏梅來説,意味著新征程的開始。作為連雲港市文聯主席,王咏梅下一步的工作計劃是帶領全市的文藝工作者,打造更多的藝術精品,提升家鄉人民的精神生活品質和城市的美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