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50年南京城墻 加速度奔向世遺
2018-03-23 09:57:06  |  來源:新華日報  |  編輯:羅毅

  2018年全國兩會期間,南京市委副書記、市長藍紹敏提交議案,建議國家文物局將南京城墻(中國明清城墻)列入我國2020年世界文化遺産申報項目,使之早日成為全人類共同的文化遺産。這一建議使南京城墻申遺再度受到關注。《新華日報》記者採訪中了解到,與西安、荊州等明清城墻聯手,650年曆史的南京城墻正在加速奔向世界文化遺産的目標。

  “8+6”模式,牽頭中國明清城墻申遺

  南京明城墻始建於西元1366年,由宮城、皇城、京城、外廓四重城垣組成,這種結構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其中京城城墻全長35.267公里,現存25.091公里,是現存世界上最長、規模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的城市城墻,也是南京最為厚重的歷史文化遺存和最具影響力的文化符號。

  南京市文廣新局世界文化遺産管理處處長吳涓告訴《新華日報》記者,早在2006年,南京等4城市城墻就以“中國明清城墻”項目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産預備名單》;2012年,南京、西安、興城、荊州、襄陽、臨海、壽縣、鳳陽8個城市城墻被列入更新後的《預備名單》,它們分別代表了明清時期的都城、府城、州城、衛城、皇城等城市體制,共同組成中國古代城市城墻遺産體系;2014年,南京被國家文物局確定為“中國明清城墻”聯合申遺牽頭城市;2016年3月,南京市向國家文物局正式提交了聯合申遺文本。此外,河北正定、河南開封、廣東肇慶、福建長汀、張家口(宣化)、安徽歙縣等六市(縣)陸續向國家文物局表達了爭取加入“中國明清城墻”聯合申遺項目的意願,“中國明清城墻”申遺形成了10個省份“8+6”的模式。

  對於南京城墻作為世界遺産的價值,編制申遺文本的主持者賀雲翱教授表示,南京城墻是14世紀中葉城市工程的集大成者,是中國6000多年城墻建設史的巔峰和絕響,也代表了東亞地區城防系統的偉大成就,它的墻體、城門、城樓、甕城、護城河、水門等,集禮制、防禦、交通、給排水、防洪、景觀、審美等多種用途為一體,是中國古代城市文明形態的特殊見證。南京城墻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就拿城磚來説,每塊城磚上都模印有燒造地點、燒造官和燒造者的姓名,這是一種非常嚴格的品質管理體系,保證了城磚“敲之有聲,斷之無孔”的高品質標準,燒造地點包括今天湘、鄂、贛、皖、蘇5省,這其中有大量的歷史信息可以解讀。

  強身健體,讓古老城墻煥發青春

  南京老門東邊營一號,南京城墻保護管理中心辦公區,一整面墻上張貼著申遺保護和利用重點任務,記者數了一下,共包括環境保護、本體修繕、遺址展示、晚間亮化、文創研發、海外宣傳、博物館建設等52項,這些都要在2年內完成。

  自2014年以來,《南京城墻保護條例》和《南京城墻保護規劃》的制定和發佈,使南京城墻保護納入法制化和規範化軌道,城墻兩側15米內為保護範圍,保護範圍外50米劃定建設控制地帶,破壞城墻最高罰款10萬元等成為剛性約束。

  “對南京城墻來説,大規模的修繕、搶險工程已經完成,現在更多的是要做好日常管養,比如修補破損墻體、搶修鼓脹的段落、清除城墻上的雜樹雜草,打個比方這就像是給城墻強身健體,讓珍貴的文化遺産煥發青春”,南京城墻保護管理中心副書記曹方卿對記者説。

  例如針對1991年因洪災倒塌的前湖段,修繕時沒有復建墻體,而是架設了鋼鐵橋架式保護設施,使得修繕部分可識別,同時為了保護墻體,橋架直接架設在地面鋪設的碎石上。曹方卿説:“如果以後有新的保護方案,那麼清理橋梁和碎石後就可以恢復城墻的原貌,實現了可逆性保護。”

  位於紫金山的龍脖子段,每年汛期大雨時,經常有水柱從墻體下部激射而出,南京人稱為“龍吐水”。調查發現,這種現象主要是因為這段城墻底部的排水系統有淤塞,而城墻內側的水位又不斷抬高,因此內側聚集的雨水從墻體縫隙噴出,形成噴水現象。為了應對此類現象,越來越多的科技手段被用來為城墻“體檢”,南京城墻管理中心副主任陳啟東告訴《新華日報》記者,監測預警平臺已經進入招投標階段,其核心是利用物聯網技術蒐集城磚的病害情況,一旦裂隙、鼓脹、沉降等數據波動接近警戒線,監測系統就會發出預警。

  親近市民,文化遺産融入百姓生活

  這兩天雞鳴寺的櫻花進入盛放期,遊人摩肩接踵。最佳觀景點在哪?當然是臺城段城墻上,約四百米的花帶燦若雲霞,盡收眼底。

  南京城墻作為文化遺産正越來越多地對市民開放,成為人們休閒、健身的好去處。從2015年起,南京城門挂春聯已經成為新的春節民俗。2018年春節,中華門上挂著春聯的照片,上了新加坡、馬來西亞和緬甸等地華僑華人聚居地的媒體,曆盡滄桑的古城墻、大紅的對聯、充滿年味的聯語共同營造出南京城特有的濃濃年味。而大年十六登城頭這項南京人傳統的祈福活動,據説可以“走百病”“踏太平”。

  作為明清城墻申遺展示的窗口,總投資2.8億元的南京城墻博物館工程將於5月動工,建成一座可“隱身”的博物館。南京城墻保護中心副主任馬麟説,博物館由何鏡堂設計,展陳面積約1.3萬平方米,建成後是國內最大的城墻專題博物館,地上兩層、地下兩層的結構借鑒了中華門甕城和馬道的形式,因為外立面使用了三層夾絲玻璃,可以反射中華門甕城、城墻和周邊建築,實現了“消隱”功能,而這種低調的隱身,就是對650年南京城墻致以最高的敬意。博物館將展陳哪些文物?馬麟介紹説,展品中有一座從江西征集來的饅頭窯,它在明代初年燒制了南京城墻的城磚,還有一條明故宮禦河裏的沉船、中華西門上一塊蔣介石手書的石匾額……

  “鑄其魂、揚其韻、傳其神”,這是南京城墻保護利用的“三字經”。650年的城墻靜默矗立,但卻活在一座都市的繁華中,成為最亮麗的一道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