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守著長江缺乾淨水,“中國水周”再次敲響警鐘——治理水污染,就是最好的節水
“長江每年過境客水達9000多億噸,但南京依然是一座缺水的城市!”3月22日是第26屆“世界水日”,當天,《新華日報》記者跟隨南京市水務局集中採訪,該局水資源處陳文權這樣透露。
南京毗鄰長江,城市河網豐富,為何還會缺水?“説南京缺水,其實是説南京缺好水。南京是典型的‘水質型’缺水,又稱為污染型缺水。”南京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説,南京年平均降水量1000多毫米,相比北方和中西部地區,水資源總量不算少。但由於經濟快速增長,工業化、城市化進程加快,市政污水處理設施、水資源保護措施跟不上,未經處理的污水排到天然河道,污染水體,就會造成有水不能用。
南京市水務局數據顯示,南京水資源量最少的2013年僅20多億立方米,最高時達60多億立方米,降水形成地面徑流的過程還會産生蒸發、滲透等,可用水資源量最多為多年平均量的一半。“要不是因為靠近長江,過境客水豐富,南京本地水資源難以滿足城市生産、生活需要。而長江每年1、2月份枯水期水位降至3米左右,加之地形和水位差的影響,沿江水廠的取水能力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陳文權説。
目前南京主要江河湖泊一類水基本不復存在,二類水主要在水庫和長江,許多河段水質低於三類水標準。由於雨污分流尚未完成,居民生活污水、工業廢水的不合理排放及農業面源污染,目前南京城區大部分河流水質為四類甚至劣五類。“奧體北河經過大力整治面貌一新,近日市政人員卻發現河水又開始黑臭,調查發現原來是附近一所中學污水管道破損,污水直接流入雨水管道。”南京建鄴區城管水務局呂楊説,“我們在管網摸排中發現很多企事業單位內部地下管網存在問題,根據相關規定,紅線範圍內的管網問題應由産權單位出資修復,但很多單位不理解、不配合。”
水資源的低效利用、跑冒滴漏等問題,也使得水資源更加短缺。重地上建設、輕地下規劃,城建施工動輒碰到地下管網極容易造成管網滲漏;南京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僅為50%左右,而發達國家一般在80%至85%以上。
事實上,不僅南京存在“水質型”缺水,江蘇省其他城市也飽受其困。民進江蘇省委調查顯示,蘇州人年均水資源量只有315立方米,僅為全國人均水資源佔有量的八分之一;淮安人均可利用的水資源只有全國人均指標的四分之一。江蘇省平均社會用水總量約為500億立方米,而其中可利用的本地水資源卻僅佔三分之一,人均水資源量更是在全國排到20多位。
城市之“渴”如何解?“經測算,我們使用100噸水,約有七八十噸要排出去,這麼多水要進行污水處理,必然要建設更多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更多管網。從源頭上來講,要倡導節水、減少污染排放。2018年‘世界水日’‘中國水周’的宣傳主題就是‘實施國家節水行動,建設節水型社會’。”南京市水務局排水科陳曙光説。
南京的節水工作已深入企業、院校、機關等各個層面。在蘇寧集團徐莊總部易購樓負二層的雨水處理設備間,40平方米的空間內擺放著800多立方米的雨水池、兩台雨水增壓泵、一台精密過濾器和一台一體化雨水處理設備。江蘇銀河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張漢棟介紹:“精密過濾器能過掉50微米以上的大顆粒懸浮物,一體化雨水處理設備內置分子級的滲透膜,處理過後的水用於保潔、室外水景和綠化灌溉,全年雨水利用量達4.6萬立方米,可節約自來水費用近16萬元。”
“水質型缺水問題的解決,根本途徑在於水污染防治,從某種程度上來説,治理污染是最大的節水。”陳文權表示,南京2017年以一號文件形式下發《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到2020年,全市水環境品質得到明顯提高,水生態環境狀況明顯改善,污染嚴重水體大幅度減少,飲用水安全保障水準不斷提升,地下水污染得到有效控制。2017年南京列入整治計劃的109條黑臭河道基本完成整治。2018年,南京要在建成區啟動消除劣五類水行動,未來要在全市域消除劣五類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