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聚焦“智慧氣象” 提供精準服務
2018-03-29 09:46:29  |  來源:南京日報  |  編輯:羅毅

  原標題:南信大聯手江北新區建立雲平臺 聚焦“智慧氣象”,提供精準服務

  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2018年世界氣象日的主題是“智慧氣象”。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和江北新區聯手打造的新型研發機構“南京信大氣象科學技術研究院”正是聚焦“智慧氣象”。近日,南京日報記者在南信大採訪時,研究院展示了一批利用人工智能監控和預測天氣的最新研究成果。 

  雷暴大風識別系統,提前15分鐘預報極端天氣 

  “‘智慧氣象’是通過人工智能的技術,讓計算機深度學習,通過大數據的分析,對氣候進行模擬和預測。”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教授、信大氣象科學技術研究院董事長苗春生説,他是學氣象的,但只是學了氣象的某一個分支,其他地方並不熟悉,“計算機不同,它可以是‘全才’,通過大數據、雲計算等方式,對幾十年的氣象數據做到了解並進行分析。和人下圍棋的AlphaGo在下每一步棋的時候要進行10的17次方的選擇,但這和氣象預報比起來仍然是一種簡單的模型,因為氣象受到的影響因子更多。 

  該校“雷暴大風識別系統”的基本思路是將雷雨大風、大風、降水、晴空4類不同的天氣類型的若干雷達垂直剖面圖像輸入到構建的網絡模型中,讓機器通過大量的訓練、學習,從而對數據進行快速識別,並做到提前預報。 

  “國家建設高鐵時,在長沙到昆明這一帶,選了260公里的山區。高鐵的運行速度快,很害怕側向的風,高鐵的速度必須要隨著風速做相應的調整。”苗春生説,這段路程上一共建了63個監測站去觀測風速,但由於是實時的,觀測到暴風後讓高速運行的高鐵很快降速是非常困難的。 

  “高鐵方面希望能夠提前15分鐘、每隔10秒預報一次風速。目前我們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果,準確率達到了84%。”苗春生説,目前該技術已經在高鐵系統進行預研試用。 

  海上氣象服務雲平臺,規劃不同交通工具出海時間 

  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他們還開發了一款為海上新能源企業提供保駕護航的雲平臺。 

  “海上風能資源豐富,已成為全球新能源開發的熱點與前沿。”苗春生介紹,開發海上風能,需要在海上安裝風輪,安裝風輪的過程對天氣條件有嚴格要求。 

  因為海上天氣變化很大,一些公司在租了船把風輪運到海邊後,卻常常因為惡劣天氣不能施工。“一個風輪有幾十噸重,租船運到海上的費用很高,耽誤一天就是很多錢,”苗春生説,新能源公司急需對海上天氣進行精準預報的服務。 

  他們開發的海上新能源氣象保障與服務雲平臺,接入了自動站、雷達、衛星、船舶站和預警信號等氣象産品,能夠通過歷史資料統計、多源數據融合、資料同化、人工智能圖像識別等技術,提供精準、及時的海陸空三位一體災害性天氣監測和預警,基本保障了海上風電場的安全施工運維。 

  “同時我們的平臺還具備個性化定制的功能,能夠根據用戶自身的需求,增加觀測點。比如,輪船出航的問題,我們就能把交通工具的出海條件和每日逐時海洋水文氣象要素預報結合,為用戶規劃出每種交通工具在每一天安全出海的時間段。”苗春生説,目前,該技術已經被江蘇省內一家公司訂制使用。 

  已與多家企業合作,市場前景廣闊 

  苗春生説,越來越多的企業需要精準的氣象服務,氣象信息服務市場方興未艾、前景廣闊。他們與南京江北新區聯合成立的信大氣象科學技術研究院就是希望利用這一機遇,將氣象服務産業做大。 

  目前南京江北新區給他們免費提供了3000多平米的辦公場地,他們團隊將憑藉雄厚的科研積澱,專注于科研成果的技術轉化,同時轉化出的成熟技術還會進一步孵化出更多的企業,一方面繼續與國家的氣象部門合作,開發業務和服務系統;另一方面會面向市場,為航空航海方面的企業提供信息服務業務。 

  目前信大氣象公司已經與江蘇、安徽、海南等省份建立合作關係,預計2018年的産值可以達到3000多萬元。“我們的目標是使公司成為國內具有重要影響的氣象科技公司,為國家氣象業務現代化建設和氣象商業化服務,著力去解決一些國家民生急需解決的技術問題。”苗春生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