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社群時代 古老藝術成為自信標簽
2018-04-03 17:31:12  |  來源:新華日報  |  編輯:羅毅

  原標題:“堅定文化自信 講好江蘇故事”系列報道之四 社群時代,古老藝術成為自信標簽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40f8a81-272a-4a08-99c4-238f93ebb64d

國畫顏料“非遺”傳承人仇慶年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807eff30-53a8-406f-ab0f-ea8965232bff

雕版印刷産品

  3月底,崑曲新專輯“雲心水心《玉簪記》”發佈會在省昆劇院舉行。與以往不同的是,這套專輯很大一部分出版經費來自361位崑曲粉絲的眾籌,省演藝集團總經理柯軍讚譽這套《玉簪記》的出版方式,會在崑曲史上留下特殊的記憶。

  因體驗美好而被分享,進而讓有共同興趣愛好的人組成社群,這是互聯網時代文化的“新玩法”。而在所有的文化體驗中,“非遺”因其深厚的歷史沉澱而自帶IP光芒,它的標簽上貼的是高雅、獨特、魅力,社群時代,古老藝術成為自信標簽。

  “非遺”,一個值得分享的IP

  臨近清明,一年一度的姜堰“溱潼會船節”又要開始了。

  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溱潼會船”除了競技型篙船、劃船比賽外,還有頗具文化藝術氣息的花船、貢船表演,是國內唯一的、保存最完整、最具原生態特質的“水上廟會”,每年都會吸引十多萬遊人云集當地。

  老家在溱潼、現在南京福晶科技公司工作的肖興這幾天緊盯著“江蘇省溱湖旅遊區”的微信公眾號,準備開搶開幕式門票,“最終還是沒搶到最好的位置,只買到260元一張的門票,聽説數百張560元的貴賓票5個小時就被一掃而空了。”他告訴《新華日報》記者。

  借助新媒體平臺,“溱潼會船”的內涵與外延也在不斷擴大,來到溱潼的遊客,除了可以欣賞會船表演外,還可以觀賞溱潼萬朵古山茶,參與濕地生態遊,觀摩圍棋擂臺賽,甚至參加當下最流行的抖音大賽,“溱潼會船”正在成為溱潼文化旅遊的新IP。

  很多像“溱潼會船”這樣的“非遺”IP不僅在新時代煥發新生,並且正在擁有越來越多年輕的粉絲。

  雕版印刷是古代的印刷術,由於它集觀賞性和藝術性于一體,滿足了當下人們尋源復古的人文情懷,深受年輕人追捧。國家級非遺“雕版印刷”的當家人、揚州廣陵古籍刻印社總經理聶正群對此最有感觸,他告訴記者,“適應互聯網時代文化消費的新特徵,廣陵社對雕版印刷的保護思路也發生了轉變。為增加體驗、分享內容,廣陵社專門成立了以雕版印刷為主題的活態展示旅遊區,將雕版印刷30多道傳統工藝拆解成一個個旅遊體驗項目,遊客不僅可以親眼看到雕版師傅現場演示製作,還可以親自操作,並把自己的勞動成果帶走。”

  “互聯網+”,為“非遺”插上復興翅膀

  崑曲是最早搭上互聯網快車的“非遺”之一。“在2006年我們就做了‘環球崑曲在線’,把每週六在蘭苑劇場的演出,同步直播到網站上。”省昆劇院院長李鴻良説,因為劇場只有140個座位,基本一票難求,為了滿足更多觀眾的需求,“環球崑曲在線”一直堅持到現在。李鴻良認為,借助網絡平臺,讓崑曲找到了時尚的節奏,“我們的觀眾群越來越大,老一輩的藝術家和年輕演員,也收穫了更多的戲迷。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願意走進劇場,崑曲更有生命力了!”

  古老技藝與互聯網科技碰撞出的火花,是“非遺”傳承的一大亮點。南京雲錦技藝國家級傳承人周雙喜,就在去年通過鬥魚直播,帶網友參觀了南京雲錦博物館,並近距離展示了雲錦織造的過程。周雙喜表示,通過時下年輕人喜歡的直播方式將南京雲錦技藝傳播出去,是對我國傳統技藝的一種很好的宣傳方式,值得繼續嘗試和推廣。

  互聯網不僅讓“非遺”有了更多展示的平臺,也讓一些“非遺”從藝術品向産品過渡,走進尋常百姓家。74歲的國畫顏料“非遺”傳承人仇慶年,因為去年央視的綜藝節目《國家寶藏》而成為“網紅”。其實在兩年前他就在淘寶上開設了“慶年堂”店舖,讓更多人能感受到他親手調製的“中國顏色”。雖然由於手工製作、原料稀有,仇慶年的顏料賣得比工業顏料貴得多,但淘寶上的一個個好評,都代表著人們對“非遺”的尊重和認可。

  傳承,從自家的事變成大家的事兒

  “非遺”在“互聯網+”的推動下,正散發出越來越迷人的魅力。越來越多的“非遺”社群,也讓這些古老的藝術與技藝從一家“獨門秘籍”變成大家的興趣愛好。

  無錫玉祁鎮有一家宏鳳年糕坊,這裡不僅生産無錫市“非遺”腳踏糕,也是一個“非遺”技藝和傳統文化交流的平臺。“我在二樓開設了一個書院,每週都會舉辦沙龍活動。”創辦者、同時也是腳踏糕“非遺”傳承人沈靜娟説,這主要是一個女性社群,她會教媽媽們做傳統的中式糕點,也鼓勵帶著小孩來一起誦讀經典、了解“非遺”。

  “首先要找到認同中國傳統文化的人,然後通過這些沙龍活動,慢慢培養他們的興趣。”沈靜娟欣慰地説,“兩年內已經有幾百個家庭來參與過活動,未來還想和學校合作做一個‘小匠人培訓’,請一些‘非遺’老師傅講課,日積月累,也許就能從中找到感興趣的人,這樣無論是腳踏糕還是堆花糰子等傳統技藝,都會慢慢傳下去。”

  不僅“非遺”傳承人主動向民間敞開“非遺”大門,各種民間社團也主動擁抱“非遺”,南京悅的讀書會前不久就主動邀請秦淮花燈“非遺”傳承人徐秀健老師,為讀書會成員和秦淮區群眾講授“秦淮燈彩”技法,他們打出的主題是“走進秦淮非遺,給自己的人生另一種可能”。

  社群積極參與“非遺”活動,相關職能部門對“非遺”的保護與利用工作也在悄然“變臉”。

  秦淮區文化局“非遺”科張江信科長告訴《新華日報》記者,秦淮區是“非遺”大區,僅國家級以上的“非遺”項目就有6個,然而以往對“非遺”形象缺乏深入研究和頂層設計,品牌聚焦度不夠,這些都制約了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有序傳承和作用發揮。

  為此,秦淮區探索吸引民間力量參與“非遺”的保護和利用,讓“非遺”從自家的玩意兒,變成了大家的寶貝。張科長介紹,他們與鳳凰網合作,利用新媒體平臺對“非遺”進行包裝推廣;與金陵飯店合作,把面塑、布藝、微雕等“非遺”推到更高的展示平臺;甚至還與南京藝術學院高職院開展深度合作,將秦淮“非遺”元素有機植入學生畢業設計作品中,對現有“非遺”進行提煉、改造和再創作,形成可轉化的系列設計成果和舞臺劇。

  今天,古老的“非遺”正在融入百姓生活,“非遺”已成為一種生活理念,並日益轉化為市民主動參與、積極維護、身體力行的文化自覺。

  圖片默認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