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區域競爭力觀察:蘇南城市群如何實現新躍升
2018-04-12 08:44:41  |  來源:新華日報  |  編輯:羅毅

  原標題:在全國首個以城市群為單元的國家自創區——城市群逐鹿,蘇南如何“群”起直追

(頭條 移動版)區域競爭力觀察:蘇南城市群如何實現新躍升

國家超級計算無錫中心。 新華報業視覺中心記者 余萍 攝

(頭條 移動版)區域競爭力觀察:蘇南城市群如何實現新躍升

常州碳星科技出品的石墨烯防霧霾口罩。 新華報業視覺中心記者 余萍 攝

(頭條 移動版)區域競爭力觀察:蘇南城市群如何實現新躍升

蘇州蒲公英創業孵化中心。 新華報業視覺中心記者 余萍 攝

  江蘇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婁勤儉在江蘇省3月召開的傳達全國兩會精神大會上強調,在新的偉大時代,我們要在高品質發展上走在前列,就必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更大力度解放思想,推動蘇南增強“以我為主”謀劃發展的能力、南京加快提升城市首位度、蘇北有效支撐“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實現區域競爭力的新躍升。新華日報旗下微信公眾號“北京西路瞭望”(微信號:xhrbbjxllw)策劃出品“區域競爭力新觀察”系列文章,4月12日起在《新華日報》推出。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上升為國家戰略,以及浙江杭州灣大灣區、山東青島灣區等展開佈局,“灣區經濟”成為時下區域經濟發展中的一個熱詞。

  各地爭相佈局大灣區,展露出通過灣區建設加快推進區域發展一體化、打造世界級城市群、在城市群競爭時代脫穎而出的雄心。

  對於江蘇來説,能搭上此班“快車”、最可承載重任的,非蘇南莫屬。

  潛力+契機,進軍世界級城市群

  蘇南是國內經濟最具活力、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集聚人口最多的區域之一,是國家高新區最密集的地區、發展高新技術産業和戰略性新興産業最重要的基地。

  2014年10月,國務院批准支持南京、蘇州、無錫、常州、昆山、江陰、武進、鎮江等8個國家高新區和蘇州工業園區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這是全國第一個以城市群為單元的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為蘇南“群起”提供了良好契機。

  科技部印發的《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發展規劃綱要》評價,蘇南地區是“科教資源最豐富、經濟社會最發達、現代化程度最高的地區之一”,這裡“經濟綜合實力雄厚”“高端創新資源大量集聚”“創新型企業集群不斷壯大”“高新技術産業國際競爭力顯著提升”“對外開放高度活躍”,已成為我國推進區域一體化發展條件比較成熟的區域之一,具備了躋身世界級城市群的良好基礎。

  基礎具備,契機出現,挑戰也很嚴峻。

  隨著土地資源、勞動力成本、投資效率等因素形成制約,傳統“蘇南模式”發展瓶頸凸顯;蘇南産業基礎較雄厚,但總體處於産業鏈中低端環節,發展後勁亟須提升,轉型升級迫在眉睫。與世界城市群甚至國內已規劃或正在規劃的灣區城市群相比,蘇南地區的頂級企業數量明顯不足,産業特色不夠鮮明,創新生態尚不完善。

  即便是蘇南所具備的優勢方面,與發達國家和地區相比,也存在不小差距。比如,蘇南科教資源雖然發達,但分佈不均衡、科研成果産業化程度不高,對地區經濟的貢獻度迫切需要提升。尤其在新技術研發領域,蘇南缺乏標誌性技術引領,亟待以全球視野尋求突破。

  有專家指出,灣區城市群的共同特點是對內聯繫緊密、對外高度開放,區域內生産要素實現自由流動。這就需要建設包括交通、通訊以及公共服務在內的網絡化基礎設施,實現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江蘇還需積極順應灣區經濟發展趨勢,將灣區城市群發展理念融入江蘇功能區戰略,以更高站位定位,規劃和推進城市發展。

  共享+錯位,推動産業集群化發展

  依託城市群,蘇南加快創新驅動步伐,推動區域經濟邁向高品質。

  江蘇省科技廳廳長王秦在今年全國兩會上表示,近年來江蘇努力打破行政區劃限制和條塊分割,推進創新要素在城市之間、園區之間合理流動和高效組合,構建協同有序、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科學高效的區域創新體系,攜手打造區域創新一體化先行區。同時,有關部門制定了專門的高新區創新驅動發展綜合評價辦法,淡化對GDP考核,強化以創新績效為主的考核導向,建立以科技創新品質、貢獻、績效為導向的動態管理機制。

  2017年3月,江蘇省政府印發《關於推進中國製造2025蘇南城市群試點示範建設的實施意見》,要求按照鏈式整合、基地支撐、集群帶動、協同發展要求,推動産業集群化發展。

  《實施意見》分別明確了蘇南五市的産業集群特色:南京牽頭建設軟體及信息服務、智慧製造裝備、智慧電網産業集群;無錫牽頭建設積體電路專用設備、雲計算大數據和物聯網、節能環保、新能源産業集群;常州牽頭建設智慧製造裝備(先進軌道交通裝備)、新能源(光伏)、新材料(石墨烯及應用)等産業集群;蘇州牽頭建設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納米材料)、生物醫藥和醫療器械産業集群;鎮江牽頭重點建設航空航天、新材料(碳纖維)産業集群。

  2018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條例》,在示範區産業發展方向、創新管理體制機制、激發創新創業活力等方面進行頂層設計,為蘇南創新驅動發展提供強大動力支持和法治保障。

  江蘇省科技廳提供的數據表明,2017年蘇南自創區R&D(研究與試驗發展)投入佔GDP比重達到5.36%,輻射帶動蘇南地區全社會研發投入佔GDP比重達2.82%,以佔全國0.29%的土地面積,創造了全國6%、全省60%的地區生産總值。

  開放+協同,“新蘇南”需更一體化

  建設城市群,並不是區域內各個城市經濟的簡單相加,而是實現城市經濟高度開放、無障礙流動以及建立起有機協同的分工與合作關係。

  “創新,説到底是開放、流動與協同——讓資本、人才、信息、技術等優質要素有機協調、充分流動,各類資源得到優化配置,實現更高水準的協同。”江蘇省社科院區域現代化研究院副院長徐琴坦言,當前一體化面臨的最大障礙是蘇南各城市之間以行政區為單位的過度競爭,以及由此造成的各種隱性或顯性壁壘。行政主體之間的競爭本身不是問題,不開放才是癥結所在。這就需要重點在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公共服務均等化等方面進行城際協商,必要時進行高位協調;各城市在建設優質創新環境、培育良好創新土壤和建構創新導向的體制機制方面,進行良性競爭,讓市場説話。與此同時,加大考核機制的改革。

  徐琴認為,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方面,蘇南城市群雖然已達國內最高水準,但與自主創新示範區所要求的高度開放、流動與協同相比,還有不少空間。比如,江蘇省內高速公路發達,但需要將當前以骨幹線路為主的“線狀”交通變為網絡化交通;加速推進都市圈的城際交通公交化、同城化,在蘇錫常、寧鎮揚+皖江城市帶區域內,取消高速公路收費站;現有高鐵網絡實行同城化,率先在江蘇研發城市交通、城際公共交通一卡通運營模式,實現高鐵通勤。“如果有人住蘇州、在無錫上班,以後完全可以刷月卡而不用排隊檢票。”

  此外,江蘇還需大力推進創新與創業的結合,將創新資源轉化為創新能力與未來産業。徐琴建議,充分利用省內大院大所科教資源豐富的優勢,努力站到智慧化産業發展的“風口”,形成有效突破、佔據制高點,從而搶佔先機,“群”起直追,在這一輪城市群發展中跑在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