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開國內中學之先河 南師附中樹人學校開“人工智能”課
通過一個學期的學習,不僅能了解人工智能的基礎知識,還能獨立訓練出檢測模型,識別水果、人臉……這學期,南師附中樹人學校啟動“人工智能(AI)進課堂”項目,並成為國內唯一一所開設人工智能課程的中學。
南京日報記者了解到,“人工智能進課堂”系列課程是在中國科學院智慧信息處理重點實驗室和南京市鼓樓區教師發展中心等單位指導下,由中科視拓和南師附中樹人學校合作推出的中小學選修課。南師附中樹人學校開設的該課程每週一次,每個課時70分鐘,總共10個課時,課程主要包含兩個部分:一是對學生進行人工智能啟蒙教育,二是讓學生了解相關AI技術的基礎知識,指導學生動手實踐,訓練出自己的AI引擎並使用它們檢測出各種物體、識別出不同人臉。課程的師資、硬體、教學方案等,主要由中科視拓提供技術支持。選修課推出後,兩小時內30個名額就被搶完。
4月13日,南京日報記者在該選修課上看到,學生們正拿著橙子等水果,通過自己訓練出的“水果檢測”AI引擎,進行識別記錄。“在進行識別之前,我們要先採集某一水果的多張圖片,並總結分析其特徵,然後製作AI模型,最後做成程式。如果程式做的比較成功,那麼我們只要拍下某一水果的圖片上傳,通過圖像識別技術就可以識別出水果的名稱。”一名學生説,“這個課程很有意思,以前沒有接觸過,當我用自己製作的模型成功識別出水果時,非常有成就感。”
南京市電教館館長陳平説,近年來,人工智能一直是國家和政府的熱門主題,人工智能教育的本質是提升學習效率和能力。不過,人工智能課程進入中小學課堂也面臨兩個難題。一方面,大多數中小學沒有相關師資,對於人工智能教什麼、如何教沒有任何經驗。另一方面,初中年齡段的學生理解能力有限,對理論學習慾望低,但對動手實踐興趣高。要想解決這些問題,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目前南師附中樹人學校通過和相關單位的合作,具備了這樣的條件,未來也希望更多中小學能夠開設這樣的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