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無人機+大數據” 飛向産業新藍海
2018-04-17 10:45:56  |  來源:新華日報  |  編輯:羅毅

  原標題:大咖支招未來無人機應用 無人機+大數據,飛向産業新藍海

  航拍、植保、巡檢、測繪……這幾年,無人機應用越來越廣泛,無人機産業已處於新經濟的重要風口,每年應用市場增長率超過50%。鹽城無人機行業2011年起步,2015至2017年進入快速發展階段,目前無人機擁有量約8000架,其中用於航拍6000架,用於消防等行業約1000架,其餘主要服務農業植保。作為新興産業,無人機如何整合行業資源,“飛”入新藍海?近日召開的鹽城市無人機行業應用研討會上,行業“大咖”紛紛支招。

  “無人機—遙控器”,實現全自主飛行

  “2015年,我帶著無人機第一次去稻田主飛。5000畝地,四個人面對面站在田埂上,手舉小旗,無人機從田這頭飛到田那頭,每過10多分鐘就要換一次電池,特別累人。”説起傳統無人機的痛點,鹽城本土第一家無人機生産企業、江蘇艾格信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曉峰感觸頗深。由於飛行器續航時間短,每飛一段,無人機就得降落換電池。“記得一次巡檢1600公里長的公路,我們多飛幾倍的路程,‘飛跑’四架無人機。”

  傳統無人機的瓶頸遠不止于這些。在極飛地理負責人遊春成看來,傳統無人機需通過飛手控制,而培養一名專業飛手要3個月;無人機如果要去基站覆蓋不到的地方,工作人員必須扛著移動基站到處跑,工作效率低;由GPS定位的傳統無人機,坐標誤差為5米左右,很難説得上精準……無人機高效智慧化應用,還存在很大提升空間。

  “常見的無人機都有遙控器,遙控器依賴人來操作,時間一長,飛手就會疲勞。如今,我們引入RTK技術,並在全國布點固定基站,有望攻克這一難題。”其實,遊春成所説的RTK技術,是測繪行業已沿用十幾年的成熟技術,極飛只是做了一項跨界融合,將原來GPS米級的定位精度,精準到RTK的釐米級。技術的融合,也讓飛手放下遙控器,只需在平臺上設計飛行線路,便可實現無人機的全自主飛行,甚至還能“聰明”地避開電線桿等障礙物。告別遙控器,無人機飛行誤差小了,應用效率高了。同時,智慧飛行不需要專業飛手,人員培訓僅需3天,更能實現一人同時操作3架無人機,大大解放了勞動力,降低成本。

  2017年,全國已有4000架無人機“告別”遙控器,實現精準飛行,成為智慧農業的高效助手,其中江蘇約300架,鹽城有40多架。

  “無人機+農業”,“加”入精細化産業鏈

  “農業大市要成為農業強市,就不能滿足於人工+機械化,而要考慮做好‘無人機+’文章,向精準農業發力。”遊春成認為,無人機+農業,本土化非常重要。“江蘇農業專家到新疆去,未必能種出好的水稻來。因為對農業來説,本土人更懂環境。而且農業是微利行業,無人機服務一畝地,利潤只有幾元、幾角,甚至是幾分錢,從成本上考量,無人機不便‘飛出去’做農業植保。”

  “農業對無人機行業來説仍有廣闊市場。我不建議大家自立門戶,因為成本代價非常高。本土企業只要真正沉澱下來,結合當地農業特色、資源優勢,同樣能在産業鏈中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路,在本土站穩腳跟。”北京中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李娜建議。

  研討會現場許多專家認為,參與到農業領域的本土無人機企業,最好能把眼光放到耕種管收烘銷各個環節,走專業路,做精細化,這樣就不愁沒市場。“專業化的關鍵是人才。無人機科技的注入,能夠讓年輕人感覺農業不再‘苦、臟、累’,從而吸引更多的有志青年。”

  “如今,植保、測繪、安防、警備、電力巡檢等很多領域都離不開無人機,但對地區來説,發展無人機行業還要注意避免同質化競爭。”蘇州中桐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創始合夥人施登嶺坦言,江蘇涉足無人機行業的企業不少,未來要實現更好發展,就必須整合好行業資源,政府要引導企業對市場進行細分、錯位發展,這樣無人機才能“飛”得更遠。

  “無人機×數據”,讓數據越飛越大

  一張航拍測繪圖,表面看不出什麼,但如果關聯到大數據,傳統航拍的價值就變得不可估量。無人機是數據採集的利器,在數據獲取方面優勢明顯,而“飛出來的數據”得以應用,並轉化成服務,其價值才會無限放大。

  “不應把無人機僅作為一個‘會飛行’的工具,其更大作用是在數據的應用中。”遊春成舉例説,農業保險定損時,以往都是由人拿著測損儀器去受災地測量,但許多時候,人進不了受災地塊,最終只能由農戶自行上報受損情況,這樣得到的數據很難客觀。現在許多保險公司更喜歡用無人機來獲得更精準的受災數據。無人機作為獲得大數據的一個有效工具,不僅為測損提供有效的解決途徑,而且在政府部門諸多宏觀調控上,給出十分“得力”的參考。

  “無人機和大數據,是天然的搭檔。”近年來,國家對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而無人機則引發空中的大數據革命。鹽城在無人機研發、應用、培訓上優勢突出,同時又擁有省內第一家大數據産業專門園區,得天獨厚的大數據行業資源,為打造江蘇“無人機+大數據”高地創造出有利條件。

  “當下,無人機應用的浪潮已經來臨。”陳曉峰堅信,未來大數據很可能是由最先進的採集工具和人工智能來完成,無人機作為一個技術成熟、性能穩定的工具,服務越來越智慧、高效、精準,而當無人機與物聯網、與農業有效融合時,無疑將帶來數據採集及應用的巨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