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城墻申遺提速,南京“放大招” 通濟門遺址公園明年底建成
近日,南京市委辦公廳、南京市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做好南京城墻保護利用和申遺工作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以2020年爭取將南京城墻列入國家正式申遺項目為節點,加大力度做好城墻本體保護修繕及周邊地區環境整治工作,打造世界級城市文化名片。
為了加快推進申遺進程,南京城墻會在保護修繕、環境整治、旅遊開發等方面放出哪些“大招”?南京日報記者4月23日採訪了南京城墻保護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
通濟門遺址公園明年底建成
除了地面上巍峨矗立的古城墻,南京地下還藏著不少與城墻相關的遺址、遺跡。《意見》中提出“做好遺址展示工程”,建設通濟門遺址公園和南京城墻城磚官窯遺址博物館,完整展示明城墻的歷史脈絡。
通濟門是明初南京城墻建成時的13座內城門之一,和聚寶門(今中華門)、三山門(今水西門)同屬規格最高的3座內甕城城門,其“船形甕城”的造型更是獨樹一幟。
據介紹,2002年以來,南京市考古人員歷經多次勘探發掘,先後發現了通濟門東側城垣以及甕城東墻與西墻遺跡。發掘結果探明甕城東西兩側遺跡彼此相連,由此確認了通濟門“船形甕城”的西北角這一重要坐標。
為了保護展示考古遺址,再現通濟門甕城的歷史記憶,南京市2018年將重點推進通濟門遺址文物保護和展示工程,計劃投入2500萬元建設通濟門遺址公園,工程預計將於2019年12月完成。
明代官辦磚窯群將建遺址博物館
2016年7月,考古人員在棲霞區官窯村發現了一處大型明代磚窯遺址,歷經兩期考古發掘,共發現窯址110座、古代墓葬84座、燒坑11座。窯址內出土了大量明城磚殘塊,一些殘磚上還印有“應天府提調官……上元縣提調官縣丞”等銘文,這一重要發現,為確認“明代南京建有大型官營城磚燒造基地”提供了重要實證。
官窯村大型明代磚窯群的發現,對深入研究南京城墻的建造過程以及申遺工作具有重要意義。為了保護這一考古成果,《意見》中正式提出,啟動南京城墻城磚官窯遺址保護工程,對窯址密集區進行原址保護並編制保護規劃,建設南京城墻城磚官窯遺址博物館及考古遺址公園。根據項目計劃,該遺址博物館及考古遺址公園有望于2021年底建成。
打造24小時不打烊的城墻書吧
根據《意見》要求,南京城墻2018年將全線提升夜間亮化水準,增加夜遊城墻開放區域,打造24小時不打烊的城墻書吧,為市民遊客提供更豐富的夜遊城墻體驗。
目前,南京城墻僅有南線的中華門—集慶門段實施夜間開放。南京日報記者從南京城墻保護管理中心了解到,接下來,城墻北線的神策門—太平門也將啟動夜間開放,增加城墻頂面照明設施,打造主題光影秀。
值得一提的是,中華門至赤石磯段全線900米範圍內將設置一批燈光秀互動體驗裝置,夜晚登城的市民遊客可以自己動手,通過手掌的觸摸感應,營造出變化無窮的城墻光影秀。
此外,南京城墻上的10座書吧將增設具有統一標識的南京城墻文創展示銷售點,廣泛開展展覽展示、領讀、講座等文化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