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南京以問題導向求治堵之策 ——城市堵點, 是痛點也是切入點
高德地圖中國主要城市擁堵報告顯示,2017年南京擁堵位列全國第24位,比2016年上升3位,2018年一季度擁堵排名又有所“升位”。雖然南京總體交通還算平穩有序,但早晚高峰擁堵,節點矛盾突出,已是不爭事實。4月25日,南京市長藍紹敏帶領政府有關部門專題調研。
“南京交通‘節點矛盾’,就是我們常説的城市堵點,是導致擁堵的關鍵卡口。”南京市交通局局長陳雷説,對城市堵點抽絲剝繭、舉一反三,可以系統研究擁堵成因和治本之策。她分析説,南京主要有三類堵點值得探究:
一是快速路堵點,最典型的是南京“井”字形快速內環上的雙橋門、新莊、賽虹橋、古平崗四個立交。城市內環快速路里程雖然僅佔主城路網3.2%,卻承擔23.2%交通量,高峰每小時車流量高達7000輛—1萬輛。雙橋門和賽虹橋建設時號稱“華東最大的城市立交”,但也難以承載如此大的交通量,早高峰擁堵延時指數(高峰通行時間/平峰通行時間)達3.3;二是進出城通道擁堵,最具代表性的是江北、江寧、仙林和主城之間交通通道,南京歷史上出中山門、跨外秦淮大橋上的諸多堵點,隨著城市外擴現已移至週邊,如312國道、雙龍大道和兩條過江隧道,其中長江隧道是過江最擁堵通道;三是優質商業、教育、醫療資源周邊擁堵,新街口商圈、大醫院周邊呈現常態化擁堵,如省人民醫院、軍區總院、鼓樓醫院、兒童醫院等;學校周邊擁堵大多集中在上學放學時間段,機動車佔停嚴重,主要有拉小、力小、北京東路小學、南師附小等名校。
此外還有不少支路街巷,為緩解老城區居民停車難,狹窄道路上劃出一排車位,同時還要滿足機動車、非機動車通行,導致城市“毛細血管”不暢。前些年南京為打通居民出行“最後一公里”,開出多條穿街過巷的中巴公交線,現已全部停運。
“南京路網格局是山多水多大單位多,現在又加上車多新手多網約車多,給城市交通帶來很大考驗。”南京市副市長儲永宏説,南京既要保護珍貴山水資源,又要形成“井字+放射”快速路,在快速環路鑽隧架橋方面做了很大努力。但交通量快速增長,快速交通集中到“交通大動脈”上,難免出現“過載”現象。為快速路減負,南京需要完善城市交通路網體系,如加快貫通跨行政區之間的斷頭路,尤其是儘快建設仙林、東山、麒麟、板橋等新城區進入主城的規劃道路,分流平行幹路的交通流,逐步消減堵點。
但有些堵點的形成,光靠路網建設還不夠。主城至江寧、仙林、江北均有兩條和兩條以上地鐵,可許多市民還是選擇私家車出行,南京老城區至江北、江寧的日交通交換量均高達31萬輛。其中老城區到江北,兩條過江隧道承擔70%,駕車族中絕大多數還是“單人單車”,合乘很少,這對道路資源是極大浪費。許多人跨區長距離交通選擇駕車而不是乘坐地鐵,原因一是郊區地鐵站“P+R”樞紐設施尚待完善,停車換乘不方便,二是許多車主囿于出行習慣,圖自己方便。還有,不少片區社會停車場吃不飽,可鄰近道路依然施劃路邊泊位,以及許多支路街巷過夜車停不下,可機關單位停車場空置等,這些涉及到停車場規劃、整合、收費等公共政策引導問題。
“交通堵點不僅反映交通供需不平衡,還暴露出需求端調節的短板。”陳雷建議,要實現交通集約化、高效率,治理需從單純面向汽車,轉為面向人的可移動綜合治理。既要針對交通流,又要治理交通源,通過科學規劃、源頭治理,減少不必要的交通。譬如主城到新區跨區交通量大,根源是這些新區公共配套還有欠缺,需要自成中心、自我完善;再如,大醫院、名校“門前堵”,擊中優質公共資源分配不均的城市軟肋。為此,南京不但通過聯合辦學、辦分校等形式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均衡化,還明令大醫院不得在主城內擴建,擴規模辦分院需到城市新區。
“堵點,是城市痛點,也是破解問題的切入點。”藍紹敏説,交通擁堵和水環境治理一樣,已成為影響城市健康發展的“城市病”,不僅是當前城市治理的兩大任務,更是南京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繞不開的課題。他認為,解決城市擁堵,既要治標也要治本,既要抓當前也要慮長遠,通過系統思維、政策集成綜合治理,切忌“面多加水水多加面”。從解決當前急來看,城市緊盯關鍵癥結,儘快完善路網、打通斷頭路、加大車位配建,使城市擁堵和停車問題得到緩解;而從長遠來説,要綜合運用交通與土地一體化政策、差別化停車政策,並結合公交都市建設、老城功能疏解和智慧交通體系構建,使城市擁堵得到有效治理。
治堵,對南京這樣的特大城市已是“時不我待”。最新統計顯示,南京小汽車保有量已達263萬輛。小汽車進入家庭速度每年都在遞增,城市每增加70萬輛汽車,第一個週期用了9年,第二個週期耗時4年,第三個週期僅兩三年……這不能不引起大家的憂慮:南京究竟能承載多少車輛?尤其在擁堵問題突出的老城,佔全市4.27%面積,卻集中54.13%人口。
對於治堵這個“世界級難題”,南京已下定決心,以問題為導向尋求破解之道,結合三年治堵攻堅,一系列政策措施可望密集出臺。但南京市領導也認識到,治堵絕非一日之功,既需要政府持續努力,也需要市民理解支持,城市和市民同向發力,才能實現交通共治共享、高效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