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專家學者建言大運河文化帶建設 ——詮釋運河精神 留住文化根脈
一部運河史,即是半部中華文明史。千年運河給我們留下的寶貴遺産是什麼?我們能把一個怎樣的大運河傳給下一個千年?大運河文化魅力向世界打開的方式是什麼?
在4月27日召開的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研究院學術研討會上,專家學者們圍繞這些問題展開深度討論。
國之命脈“大運”之河
作為中國地圖上“人”字的那一捺,大運河出蘇杭、穿齊魯、抵燕趙,漫漫3300公里,縱情向前。千年來,它始終關乎國家經略,被稱為“國之命脈”。“大運河的本質就是中華民族的動脈,它改變的不僅是運河沿線的自然生態系統,更為重要的是它借助水的力量,默默地承擔了社會變革和國家興盛助動器的作用。”《江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常務副主編謝光前説。
“大運河是中華民族的大運之河,也是中華民族承大運之河。”江蘇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研究院副院長樊和平説,中國的河流大多是東西向,大運河改變了這一現象,也改變了中華民族命運的航線。“自從有了大運河,中華民族南北格局分離的局面就結束了,形成中華民族大一統的格局、信念,中國走向政治、經濟、文化全方位交融的時代。”
歷史上,大運河具有多元的價值和功能,隨著社會發展,運河的漕運、軍事功能正在弱化,作為世界遺産的文化功能不斷強化。“從歷史角度看,大運河的開鑿和貫通創造一系列新文化形態,改變中國文化的沿展空間,使整個華夏文化呈現出多元的、豐富的、混雜的、交融的格局。從當下看,眾多學者感嘆當代中國存在嚴峻的‘文化失憶’現象,其實,與其説是‘失憶’,不如説是‘失聯’。大運河銜接著歷史,銜接著現實和未來,也承擔著文化通道的作用。”謝光前説。
擦亮大運河精神
大運河與長城,同樣是中華文明的瑰寶,為什麼大運河的知名度、美譽度、關注度遠遠不及長城?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研究院副院長、省社科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王健拋出這一問題。在他看來,如果將長城比作父親,以鋼筋鐵骨、血肉之軀保家衛國,拒敵于國門之外;那麼,大運河就是母親,柔情似水,滋潤哺育,無私奉獻,和睦友善。“很明顯,我們對大運河的精神研究不夠,大運河仍然是一張需要精心打造的名片。”他説。
“中華民族的精神,概括而言,即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如果説長江和黃河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精神的宣言,大運河就是中華民族厚德載物精神的詮釋。千百年來,運河所運載的一切,無不表達了中華民族厚德載物的民族性格。”樊和平説,“我們研究大運河,要挖掘大運河所詮釋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使之載入人類文明的史冊,成為人類文明的一座豐碑。”
蘇州科技大學人文學院教授戈春源認為,運河精神應該是融合、無私無畏和科學的精神。運河加強南北經濟、文化的交流,使運河沿線城鎮成為商品的交易場所和文化中心,商品利己又利他的雙贏性,促進人們和諧相處。“和諧是運河精神的主旋律。這給我們今天建設和諧社會,履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無啟發。”
“留住根脈”整體聯動
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大運河歷史文化資源,是習近平總書記就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作出的重要指示。運河沿線省市紛紛行動起來,建設熱潮正在興起。
山東濟寧運河文化研究會會長杜慶山認為,做好保護文章,應抓住“留住根脈”、守護好中華民族的“根”和“魂”這個核心,把著力點放到運河歷史文化遺存的搶救和保護上;做好傳承的文章,應圍繞“文脈或精神血脈的延續”這個關鍵,把蘊含中華民族血脈、基因和傳統美德的運河文化發掘出來、提升起來、弘揚開來,同時切實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傳承工作,讓地上的、水裏的、館藏的文物統統“活起來”;做好利用的文章,要堅持“古為今用”的基本方針,把大運河歷史文化資源的保護融入經濟社會發展,讓大運河在新時期繼續為人民造福。
淮陰師範學院歷史文化旅遊學院教授李德楠認為,江蘇大運河生態長廊建設大有可為:江蘇“河長制”走在全國前列,“河長制”“湖長制”的實施助力大運河文化帶生態長廊的保護與利用;江蘇“1+3”重點功能區規劃,對接全國大運河文化帶戰略規劃,尤其是江淮生態大走廊規劃。他建議評選江蘇省運河新八景,推動運河文化進校園,重視生態保護與運河文化傳承的結合。
“建設大運河文化帶是龐大的系統工程,必須協調好運河文化遺存保護與利用、弘揚運河文化與發展運河經濟、産業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運河沿線城市與城市等一系列重大關係。”杜慶山建議,運河沿線城市應樹立全局觀念,協力在“聯”上動腦筋、下功夫,在保護上聯動,在傳承上聯手,在利用上聯合,共同建設大運河文化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