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市職工技能大賽的一部分,5月13日,南京市總工會舉行了雨花茶手工制茶能手技能競賽。來自全市30家雨花茶生産企業的70名制茶高手,齊聚雨花颱風景區比試技藝。
比賽現場,20多口鐵質大鍋前,炒茶能手們在大鍋裏擦上茶油,把新鮮茶葉放入其中,不斷翻炒20分鐘,完成第一步:殺青。參賽選手張胡松説:“殺青,要注意火溫的高低,溫度在220攝氏度到280攝氏度之間,最好是250攝氏度,完全憑手的感覺。”
大賽裁判長張定介紹説,手工製作雨花茶主要分為殺青、揉捻、整形和精製4個步驟。殺青,是在220攝氏度的鍋溫中進行,以去除茶葉中的青氣。如果殺青不到位,則茶葉有澀味,但如果溫度過高,又會使茶葉變焦。整形同樣很考量製作者的技藝水準,不同的茶葉品種,擁有不一樣的外形特點,龍井扁平、碧螺春捲曲,而雨花茶特有的緊細圓直、呈松針形的外形便要在整形這道環節中完成,這道工序大概需要三四十分鐘。
手工炒茶是個辛苦活。制茶師傅張胡松在茶廠工作了35年,他説,相比于機器制茶,手工炒茶的好處是可以根據溫度和茶葉的老嫩程度自己控制制茶節奏,從而更好地保留住茶葉的香氣、味道。翻炒一輪後,把茶葉倒入竹篾上進行揉捻。洗鍋、翻炒、搓條、理條、抓條、烘乾,一遍完整的炒茶工序要耗時近兩個小時。
非物質文化遺産最怕的是後繼無人,雨花茶手工炒制技術也是一樣。和往年比賽不同的是,今年的參賽選手中多了些年輕面孔。22歲的楊吉貴是南京農業大學茶學本科班的學生,他説:“出於對茶葉的喜好,專門從雲南來南京學茶,就是想多掌握一些關於茶的知識,傳承茶文化。”
雨花茶是南京的特産,目前,雨花茶炒茶技藝正在申報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據悉,南京茶園面積共12.5萬畝,其中雨花茶年産量近450噸,目前從事雨花茶手工製作的人員有近5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