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文化和旅遊部公佈了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共1082人。其中,江蘇共有46人入選。至此,江蘇省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已有178人,位居全國前列。
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是非遺的重要承載者和傳遞者,是非遺活態傳承的代表性人物。文化和旅遊部有關負責人表示,認定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目的是保護重要知識和技藝的傳承骨幹,鼓勵其發揮示範作用,積極開展傳習活動,帶動傳承人群提高傳承實踐水準。
江蘇省文化廳非遺處處長李金芳在接受《新華日報》記者採訪時説,此次江蘇新入選的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較以往相比一是項目類別多,基本涵蓋了非遺項目的各個領域,其中,民間文學2人、傳統戲劇8人、曲藝3人、傳統音樂8人、傳統舞蹈4人、傳統美術7人、傳統技藝11人、傳統醫藥2人、民俗1人;二是涉及範圍廣,從申報地區看,我省13個設區市中12市都有傳承人入選。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江蘇的南京白局、跳馬伕、揚州三把刀等17個項目,屬於首次有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入選,為傳統文化的保護傳承注入了新鮮力量。李金芳介紹説,傳統工藝的傳承人共有18人入選,佔入選總數的39.1%,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江蘇省工藝美術類非遺項目基礎好、門類全、精品多、力量強,傳承保護工作有力有序。此外,加上此次認定的傳承人,江蘇省目前在傳統戲曲類別共有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50名,體現了江蘇省傳統戲曲百花齊放的盛況。
與以往相比,此次江蘇入選的46人呈年輕化態勢,很多都是“60後”,最年輕的茅山號子傳承人陸愛琴出生於1973年。
省文化廳有關負責人表示,江蘇省將在文化和旅遊部的指導下,秉持見人見物見生活的理念,進一步加大對代表性傳承人開展傳習活動的支持力度,完善代表性傳承人履行傳承義務情況考評和動態管理機制,營造良好傳承環境,推動傳承實踐活躍開展,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産更好與現實生活相融合,在當代社會煥發新活力,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