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京中山植物園經濟植物展引出趣聞
南京日報  2018-05-23 16:26:30

  原標題:中山植物園“一帶一路”經濟植物展引出一個趣聞“苜蓿園”地名源自“一帶一路”

  “絲綢之路文化和南京有著很深的淵源,歷史上留下的典故也很多,比方説‘苜蓿園’地名、受人喜愛的茉莉花、西府海棠等,都是經由‘一帶一路’進入南京的。”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中山植物園“一帶一路”經濟植物展開展,“‘一帶一路’話植物”講座同日舉行。

  主講人袁昌齊是原江蘇省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也是我國知名藥用植物資源和生藥學專家,現任中國自然資源學會天然藥物專業委員會副主任,獲國家及省級科技進步獎多項。袁昌齊與其他植物研究員一道,用2年多時間寫下百萬字《一帶一路經濟植物》一書。 

  袁昌齊説,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我國從絲綢之路及海上絲綢之路引進、馴化、栽培了包括農作物、糧食作物、油料作物、藥用植物等數以萬計的物種。這些經濟植物及文化交流,豐富了沿線國家經濟植物物種資源,促進了各國經濟繁榮和發展,也增進了各國人民的友誼。 

  深受我國人民喜愛,並被定為江蘇省省花的茉莉就是經“一帶一路”進入南京。袁昌齊説,茉莉原産伊朗、印度,通過絲綢之路引入我國。茉莉花具有不爭春、不逞艷、骨中香徹的品格,南京六合民歌《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唱遍大江南北、世界各地,體現了強大的影響力。 

  紫金山下、中山門外,“苜蓿園”地名廣為人知。這個特殊地名的存在,源於“一帶一路”交流中引進我國的重要植物—苜蓿。苜蓿以“牧草之王”著稱,産量高,原産于伊朗高原,漢代張騫通西域時,苜蓿開始傳入中國。“苜蓿在南京也叫‘母雞頭’,漢代時,大量馬匹、駱駝經絲綢之路進入我國,苜蓿作為這些動物的重要食料也開始在國內種植。《元史·百官志六·大都留守司》中記載,‘苜蓿園’是官職,負責種植苜蓿、飼養馬匹等。在明朝,朝陽門(今中山門)外設立了專門種植苜蓿的場所,‘苜蓿園’的稱呼就一直傳了下來。由此可見,南京人生活中常用的地名,其實也印證著一段古代絲綢之路的往事。”袁昌齊説。

  講座前,江蘇省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與江蘇省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南京中山植物園)還共同舉辦了簽約儀式,將共建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基地。中山植物園“一帶一路”經濟植物展也于昨天在中山植物園南園溫室二樓開展,展期一個月。其詳細介紹了絲綢之路的由來、“一帶一路”沿線地區經濟植物交流的歷史與傳播,並重點介紹其中24种經濟植物。

編輯:穆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