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加裝電梯,保障房小區居民自籌資金難怎麼辦?街道與企業共推“租賃式電梯”
老樓加裝電梯為大批居民解決了下樓難的問題,但在2000年後建成的保障房小區,不僅相當一部分居民經濟承受能力有限,而且這部分住宅也不符合南京市《既有住宅增設電梯管理辦法》中明確的補貼範圍。這些居民怎麼辦?目前,南京市部分地區正在探索的“租賃式電梯”,為他們帶來了希望。
為少爬樓,有老人把地下室當家
6月4日上午,住在五福家園19幢的老趙一步一步挪下樓,坐到單元樓門前的小廣場聽鄰居們吹牛、看老友們打牌。77歲的老趙可謂疾病纏身—慢阻肺、高血壓以及經常發作的哮喘。“下一次樓要花10多分鐘,走一層就要坐下來歇一下,不下樓天天悶在家也很難受。”老趙告訴南京日報記者,他和老伴住在5樓的一套單室套裏,那是2002年拆遷後分得的,“身體好的時候不覺得爬5樓是難事,現在一天比一天難。”
住在19幢1樓76歲的李奶奶,一想到殘疾兒子在另外一幢樓每天拄著柺棍上下樓就很揪心,“我兒子工傷沒了一條腿,住在6樓,今年已經53歲,再過幾年拄柺棍也下不了樓了。”李奶奶聽説現在老樓也能裝電梯,曾詢問過居委會,但沒人能給出答覆。
南京日報記者沿著五福家園走了一圈,數十幢居民樓裏沒有一部加裝電梯。一位張姓老人告訴南京日報記者,因為爬不動樓,小區裏有20多個老人不得不搬進地下室住。
社區一位工作人員介紹,五福家園是一個超老齡化的小區,2579戶居民中60歲以上的老人佔22%,80歲以上的老人有約200名。
“另一個規模較大的保障房小區攝山新城,情況和五福家園差不多,老人多,想裝電梯,但居民經濟能力有限。”市政協委員葉寧告訴南京日報記者,解決2000年後建成、沒電梯的保障房裏的老人們下樓難題,是一個重要民生關切,他為此走訪調研了多個小區。
不符合補貼標準咋辦?區和街道共擔
截止到2018年4月27日,南京已有1515部電梯簽訂書面協議,324部正在施工,215部已經完工。加裝費用從40萬—50萬元不等。按照相關規定,2000年以前建成的非商品房小區加裝電梯可獲得14萬—20萬元不等的補貼,儘管如此,算上後續運行管理各項費用,每戶居民還得自掏3萬—8萬元。而五福家園、攝山新城等保障房小區因建成于2000年後,並不在補貼之列。這裡的居民想要加裝電梯,經濟負擔更大。
棲霞區住建局相關人士介紹,該區共有42個保障房小區,2000年後建成、沒有電梯的單元多達3790個,“全部靠居民自己掏錢來加裝電梯顯然不可能,為此,去年11月,區政府正式出臺‘保障房增設電梯資金補貼管理辦法’。”該人士告訴南京日報記者,辦法明確,將對全區已建成保障房增設電梯的建設者,給予財政資金補貼,住宅樓為7層及7層以上20萬元/臺、6層18萬元/臺、5層16萬元/臺、4層14萬元/臺。補貼資金由區、街財政各承擔50%。保障房增設電梯管線遷移費用由街道與所在地園區(平臺)商定共同承擔。
自籌資金還是難,“租賃式電梯”應運而生
“儘管區和街道解決了補貼資金的難題,但效果仍然不佳。”棲霞區住建局相關人士坦言,自籌部分資金對於居民依然是難題。五福家園的老趙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他和老伴兩人每月的養老金不足2000元,除了吃飯看病吃藥就沒啥節余了,“哪來錢加裝電梯呢?”
“租賃式電梯”或許能為這一難題破題。“目前正在和電梯企業接觸,計劃試點加裝70—100部租賃式電梯,希望探討出保障房小區加裝電梯的最佳模式。”相關人士透露。
東奧電梯負責人張言軍告訴南京日報記者,他們正準備在鼓樓區一幢高校宿舍試行租賃模式,按照一梯兩戶、7層高電梯加裝價格測算,按租賃15年計算,6樓住戶累計交6.8萬元左右租金,5樓住戶累計交6.5萬元左右租金,分攤至每個月的租金不足400元。如果只租10年,這兩層住戶的累計租金分別為6.1萬元和5.8萬元,每月租金500多元,“租賃年限越長租金越低。電梯交付使用後,業主需先將租賃的第一年和最後一年的租金交齊,第二年起可一年一年交。”
棲霞區增梯辦相關負責人表示,部分小區準備推行的“租賃式電梯”,擬採取街道與電梯企業合作方式,使用電梯時像乘公交車一樣刷卡付費,以此來解決部分居民出資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