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抓關鍵強根基 “關建”更上一層樓
新華日報  2018-06-26 09:47:43

  原標題:抓關鍵強根基,“關建”更上一層樓

  關心下一代這項光榮工作,離不開老黨員、老專家、老教師、老戰士、老模範等在基層的辛勤奔走。近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江蘇各級關工委一直致力打造覆蓋面廣、戰鬥力強的基層組織,培育數量充足、更有活力的“五老”隊伍,拓展服務青少年、關愛下一代的新手段。

  今年2月24日,江蘇省委書記婁勤儉指出,江蘇省關工委理論宣傳抓得緊、工作創新抓得實、基層基礎抓得牢,對省關心下一代工作給予充分肯定。省關工委工作正持續發力基層建設,在新時代煥發新氣象,更好為青少年引路、幫下一代出彩。

  以黨建帶“關建”

  以黨建帶“關建”,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是江蘇省做好關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經驗。目前,江蘇省形成黨委統一領導、部門齊抓共管、關工委主動作為、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新時代關工委工作新格局。

  “黨建帶關建”,組織覆蓋是基礎和前提,領導重視是關鍵鑰匙。江蘇已形成黨委領導下組織部門分管、統籌聯動做好關工委工作的合力。省級層面,省委明確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郭文奇分管省關工委工作,各地也基本由組織部部長分管或兼任關工委主任。“分管就是責任、履職就要盡責”,郭文奇到蘇工作不久即到省關工委調研並多次聽取彙報。以上率下效果明顯,各地組織部門紛紛把關工委建設納入黨建總體佈局,“黨建帶關建”在基層落實更加有力。

  針對新形勢下基層組織建設面臨的新情況,省關工委以調查研究開路,2016年底7個組赴20多個區縣、100多個鎮村調研,隨後提出加強關工委組織建設和班子隊伍建設,加大“五老”關愛激勵力度等舉措,並結合調研開展真督實查。

  “通過調研推進督查,一些過去解決不徹底或一直想解決而未解決的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得到切實解決,全省關工委基層組織建設整體水準明顯提高。”省關工委主任曹鴻鳴説。

  以調研推動工作是省關工委的傳統。著眼新時代青少年教育方式和成長環境變化,省關工委不斷到基層發現新情況、提出新建議。早在10年前,緊扣蘇北、蘇中50多萬留守兒童和蘇南近50萬外來工子女教育管理問題,省關工委經全面調研,向省委、省政府建言,推動江蘇省拿出10億元解決留守兒童寄宿制問題。落實過程中,關工委積極參與,3年全部完成。近年來,省關工委又根據蘇北蘇中留守兒童有所減少、蘇南流動兒童猛增態勢,調研推廣宿遷、蘇州等地經驗,完善關愛機制,擴大關愛救助面。去年,全省關工委多渠道籌資1.5億多元,助學助困133365人。

  建強基層“關建”陣地

  關工委是群眾性工作組織,群團組織作為“神經末梢”的基層組織要實現健康運轉,有人、有錢、有場所辦事是重要前提。省關工委聚焦建、管、用等關鍵環節,創新落實政策措施,讓全省各級關工委組織不僅建起來,而且強起來、活起來。

  近年來,全省關工委組織建設不斷向全覆蓋邁進。各地解決因鎮村撤並等造成的基層關工委“空白點”問題253個;不少地方將關工委建到村組樓棟,參與網格化管理。教育系統關工委組織達6000多個,97%的大中小學校組建關工委,農業、政法系統等也成立關工委。“全省各級關工委組織達6.3萬多個,城鄉條塊結合的組織網絡進一步形成。”省關工委副主任郭興華説。

  關心下一代隊伍需要有更多“活水”匯入。各地綜合運用領導談話動員一批、上門求賢聘請一批、“雙證同發”發展一批等辦法加大發動力度,並廣泛吸納社會志願者。全省“五老”有70多萬人,其中核心層約7萬多人,呈穩中有升態勢。泰州市將“五老”對象向機關企事業單位退休幹部職工、村組幹部、社區網格長、老黨員、老積極分子等拓展,同時根據是否駐會、有無專長等,按核心層、骨幹層、參與層遴選分類培養。到去年底,該市在冊“五老”50425人,約佔總人口1%,其中70歲以下佔66.9%。老教師、老政法在關愛下一代上優勢獨特,宜興市參與這項工作兩個群體比例保持在95%和86%。

  校外教育輔導站是我省基層關工委在社會教育實踐中的一大創舉,也是基層“關建”的重要陣地。經過10年發展,全省輔導站點達3.2萬多個,近12萬名“五老”及12萬多名志願者參與其中,年均800多萬人次中小學生接受輔導。

  輔導站為青少年包括留守流動兒童“離校不離教”提供好去處。宜興農村老教師費炳華夫婦1997年創辦家庭輔導站,專門接納本地漁民及水上運輸專業戶子女,學生最多時有20多個,累計達400人次。孩子們放學和節假日吃住都在費老師家,夫妻倆分工管孩子教育和生活,一幹就是20年。2012年,費炳華被評為“中國好人”。以他為代表的宜興市老教師家庭輔導站做出特色,不少退休老教師把附近學生帶到家中,義務指導學業和課後監管,深受學生與家長歡迎。目前全市老教師家庭輔導站達569家,受教育學生累計達6萬多人次。

  使關愛更多覆蓋下一代

  許多人對關工委工作的印象,仍停留在“五老”到學校作報告、奔走網吧引導青少年健康上網,其實關心下一代工作已遠超上述範疇。緊扣新時代賦予的新使命,全省關工委不斷在大局中校準定位,基層工作領域持續拓展。

  青年農民是鄉村振興的中堅力量,也是農村基層關工委重點關愛對象。今年以來,省關工委聯合省農委,在青年農民中開展“菜單式”科技培訓幫扶,助推青年農民創業發展。而在傳統農業大市徐州,針對青年農民的“農業科技鎮村行”已取得積極成效。當地動員1247位老科技人員成立的科技服務團,打造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扶農工作隊伍。他們熟悉當地實際,圍繞當地發展大局,引導青年農民創業。

  2012年,省及徐州市決定實施故黃河流域開發工程,徐州市關工委立即跟進,幫扶沿線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和青年農民創業基地建設。徐州市、區關工委扶持的棠張鎮建設萬畝葡萄園,畝均收入超3萬元。當地果農稱讚説:“不離土不離鄉,不讓孩子想爹娘;家門口能致富,關工委幫大忙。”在關工委老同志等各方面幫助下,沛縣鹿樓鎮返鄉大學生張諾承包800畝土地開辦家庭農場,年收入達800萬元,並聯合附近33家農場成立聯盟,帶動當地2000多位農民就業致富。

  江蘇省是民營經濟大省,青年工人也是需要被關愛的群體。省關工委2004年就開始推廣江陰經驗,啟動民營企業關工委建設,去年又針對工商管理體制調整帶來的新情況赴蘇南多地調研,推進民企關工委協同企業黨群組織開展關愛青工活動。當前,我省規模以上民企建立關工委組織1.8萬多個,中小企業組建聯合關工委1.1萬多個。江蘇中超集團在企業關工委建議並直接參與下,投資2000余萬元,建成8000平方米的宜興市方圓幫教中心,先後安排3600多人次社區矯正對象接受教育,其中16-25歲的青年佔60%,至今無一人重新犯罪。

  去年泰州第五屆400名“我最喜愛的共産黨員”表彰對象中,各級“五老”有42人,佔比超10%,這是全省熱誠投身關心下一代工作70多萬“五老”的縮影。如今,這些年邁卻退而不休的身影,奔走在江蘇城鄉。

編輯:羅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