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剁斧”老工藝還原南京長江大橋橋頭堡原貌
南京日報  2018-06-28 16:45:30

  原標題:1平方米墻面重復敲擊1500下 “剁斧”老工藝還原大橋橋頭堡原貌 

  南京橋頭堡是長江大橋文物修復的重中之重,繼“粉嘟嘟”的橋頭堡雕塑亮相後,近日,帶著三面紅旗的米黃色大堡也逐漸亮出真容。施工人員用“剁斧”這一門老工藝,還原了橋頭堡建設初期的樣貌。

  6月27日上午,南京日報記者來到長江大橋橋面,走出電梯,已經修繕過半的橋頭堡大堡展現在面前。大堡看臺以上的位置腳手架已經拆除,閃亮的三面紅旗、金粉色的尖頂、米黃色堡身煥然一新。

  當、當、當……這種用斧子敲擊石頭的聲音,在城市的工地裏已很難聽到,而在長江大橋上,這樣的聲音此起彼伏。“這種工藝叫做‘剁斧’,是一種傳統老工藝。”南京長江大橋文物保護設計負責人,東南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淳慶説。大堡墻體的外立面主要分為米黃色的水刷石面層和青灰色的斬假石面層,其中斬假石主要位於大堡的門窗外框、腰身線條、公路橋面立柱範圍內等位置。所謂斬假石,就是將小石子和水泥砂漿混合,塗抹在建築物的表面,待初幹後,用斧子在表面斬鑿,使表面看上去像是有紋路的純天然石頭的樣子。在過去大橋的維修中,一些斬假石面層被真石漆給蓋住了,這次將全部恢復。“為讓大橋恢復最初的容貌,水泥砂漿中摻入的石子都是有講究的。粒徑小了難以達到效果,粒徑大了容易造成大花臉或破裂,為此項目組做了多次的實驗。”淳慶説。

  在大堡門框的腳手架上,4名工人依次坐著,用小斧頭在粉刷過的墻面上,一下一下敲擊著。墻體表面上白色的小石子和“天然”紋路就這麼一一敲擊出來。“這些工人都有著十幾年的‘剁斧’經驗,別看他們就是拿著斧子在重復敲擊,每一下的力度,都是要講究火候的。”淳慶説,斧頭敲重了容易造成孔洞,敲輕了,就敲不出天然石頭的紋路。記者在現場了解到,1平方米大小的墻面,工人們要敲1500下。橋頭堡的一根立柱,需要一名工人花費5天半時間才能完成。但這些“費功夫”的工作,都是為了讓大橋修舊如舊。

  橋頭堡室內部分的修復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部分存在結構病害的樓屋面混凝土構件,將先使用碳纖維布加固,然後在表面刷一層1釐米的聚合砂漿做耐久性修復。同時,在外墻墻體的內側採用鋼筋網聚合物砂漿面層進行加固,提高大堡的抗震性能和防水性能。大堡內部墻面的每塊水磨石上,都標記上孔洞和裂縫的數量,分為灰白石子紅水泥、黑白石子黃水泥、黑白石子綠水泥等三種不同顏色材料,一一進行修復。

  此外,大橋正在進行橋面伸縮縫的施工。主橋護欄已經基本安裝完畢。

編輯:羅毅